美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言简意赅 有时间背下来
thousand times no! 绝对办不到!
Don’t mention it. 没关系,别客气。
Who knows! 天晓得!
It is not a big deal! 没什么了不起!
How come… 怎么回事,怎么搞的。
Easy does it. 慢慢来。
Don’t push me. 别逼我。
Come on! 快点,振作起来!
Have a good of it.玩的很高兴。
It is urgent. 有急事。
What is the fuss? 吵什么?
Still up? 还没睡呀?
I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s. 没关系。
Don’t let me down. 别让我失望。
God works. 上帝的安排。
Don’t take ill of me. 别生我气。
Hope so. 希望如此。
Go down to business. 言归正传。
None of my business. 不关我事。
It doesn’t work. 不管用。
I’m not going. 我不去了。
Does it serve your purpose? 对你有用吗?
I don’t care. 我不在乎。
Not so bad. 不错。
No way! 不可能!
Don’t flatter me. 过奖了。
Your are welcome. 你太客气了。
It is a long story. 一言难尽。
Between us. 你知,我知。
Big mouth! 多嘴驴!
Sure thin! 當然!
I’’m going to go. 我這就去。
Never mind. 不要緊。
Can-do. 能人。
Close-up. 特寫鏡頭。
Drop it! 停止!
Bottle it! 閉嘴!
Don’’t play possum! 別裝蒜!
There is nobody by that name working here.這裡沒有這個人。
He neither drinks nor smokes. 他既不喝酒也不抽煙。
Break the rules. ?#96;反規則。
How big of you! 你真棒!
Poor thing! 真可憐!
Nuts! 呸;胡說;混蛋
Make it up! 不记前嫌!
Watch you mouth. 注意言辞。
Any urgent thing? 有急事吗?
How about eating out? 外面吃饭怎样?
Don’t over do it. 别太过分了。
Can you dig it? 你搞明白了吗?
I’m afraid I can’t. 我恐怕不能。
You want a bet? 你想打赌吗?
What if I go for you? 我替你去怎么样?
Who wants? 谁稀罕?
December heartbeat. 黄昏恋。
Follow my nose. 凭直觉做某事。
Cheap skate! 小气鬼!
Go to hell! **吧!
Come seat here. 来这边坐。
Good luck! 祝你好运!
Gild the lily. 画蛇添足。
Make it. 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I’ll be seeing you. 再见。
He has an ax to grind. 他另有企图。
I wonder if you can give me a lift? 能让我搭一程吗?
It is raining. 要下雨了。
Can I have this. 可以给我这个吗?
I might hear a pin drop. 非常寂静。
Why are you so sure? 怎么这样肯定?
Is that so? 是这样吗?
Don’t get loaded. 别喝醉了。
Stay away from him. 别*近他。
Don’t get high hat. 别摆架子。
Right over there. 就在那里。
Doggy bag. 打包袋。
That rings a bell. 听起来耳熟。
Sleeping on both ears. 睡的香。
Play hooky. 旷工、旷课。
I am the one wearing pants in the house. 我当家。
It’s up in the air. 尚未确定。
Side dish. 配菜。
I am all ears. 我洗耳恭听。
Get cold feet. 害怕做某事。
Good for you! 好得很!
Go ahead. 继续。
Help me out. 帮帮我。
Let’s bag it. 先把它搁一边。
Lose head. 丧失理智。
Talk truly. 有话直说。
He is the pain on neck. 他真让人讨厌。
Do you have straw? 你有吸管吗?
You bet! 一定,当然!
That is a boy! 太好了,好极了!
It’s up to you. 由你决定。
The line is engaged. 占线。
My hands are full right now. 我现在很忙。
Don’t make up a story. 不要捏造事实。
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nder. 小别胜新婚。
She make a mess of things. 她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
Get an eyeful. 看个够。
He has a quick eye. 他的眼睛很锐利。
Shoot the breeze. 闲谈。
Tell me when! 随时奉陪!
It is a small world! 世界真是小!
Not at all. 根本就不(用)。
Let’s play it by ear. 让我们随兴所至。
Wait and see. 等着瞧。
Why so blue? 怎么垂头丧气?
What brought you here? 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Hang on! 抓紧(别挂电话)!
Leave me alone. 别理我。
Chin up. 振作些。
You never know. 世事难料。
High jack! 举起手来(抢劫)!
Why die she marry a man old enough to be her father?
她为什么要嫁给一个年龄与她父亲相当的男人?
I stay at home a lot. 我多半在家里。
She’ll be along in a few minutes. 他马上会过来。
I’m not it a good mood. 没有心情(做某事)。
He is a fast talker. 他是个吹牛大王。
I’m bored to death. 我无聊死了。
Bottoms up! 干杯!
Daring! 亲爱的!
Here we are! 我们到了!
I lost my way. 我迷路了。
She is still mad at me. 她还在生我的气。
I’ll get even with him one day. 我总有一天跟他扯平
Hit the ceiling. 大发雷霆。
She’s got quite a wad. 她身怀巨款。
I don’t have anywhere to be. 没地方可去。
I’m dying to see you. 我很想见你。
I swear by the god. 我对天发誓。
Nothing tricky. 别耍花招。
You might at least apologize. 你顶多道个歉就得了。
Price is soaring, if it goes on like this, we shall not be able to keep the pot boiling.
物价直线上升,这样子下去,我们锅里可没什么东西煮饭。
None of you keyhole. 不准偷看。
Come on, be reasonable. 嗨,你怎么不讲道理。
When are you leaving? 你什么时候走?
You don’t say so. 未必吧,不至于这样吧。
Don’t get me wrong. 别误会我。
You don’t seem to be quite yourself today. 你今天看起来不大对劲。
Do you have any money on you? 你身上带钱了吗?
What is you major? 你学什么专业?
My girlfriend and I broke up. 我和我的女朋友吹了。
It was something that happens once in the blue moon. 这是千载难逢的事。
It is a deal! 一言为定!
I’ll kick you ***. 我将炒你鱿鱼。
Dinner is on me. 晚饭我请。
Say hello to everybody for me. 替我向大家问好。
Not precisely! 不见得,不一定!
That is unfair. 这不公平!
We have no way out. 我们没办法。
That is great! 太棒了!
You are welcome! 别客气!
I have to be late and keep my date waiting. 我不喜欢迟到而让别人久等。
Would you mind making less noise. 能不能小声点。
It doesn’t take much of you time. 这不花你好多时间。
Not in the long run. 从长远来说不是这样的。
It is of high quality. 它质量上乘。
There is nobody by that name working here. 这里没有这个人。
He neither drinks nor smokes. 他既不喝酒也不抽烟。
He pushes his luck. 他太贪心了。
Break the rules. 违反规则。
How big of you! 你真棒!
Poor thing! 真可怜!
Nuts! 呸;胡说;混蛋!
Blast! **!
Boy! (表示惊奇,兴奋等)哇!好家伙!
Get out of here! 滚出去!
I can’t make both ends meet. 我上个月接不到下个月,缺钱。
It can be a killer. 这是个伤脑筋的问题。
Dead end. 死胡同。
Take a seat! 请坐!
Here ye! 说得对!
You ask for it! 活该!
You don’t say! 真想不到!
Fresh paint! 油漆未干!
2009年4月30日星期四
2009年4月29日星期三
心理素质还是差
学校组织,张老师、孙老师主讲的教育技术学校内部学习一星期,(上周四到今天),今天学校要组织考试,每位老师都要做模拟试卷。昨天,通知写在学校的小黑板上,我就紧张:万一考不过或者达不到学校要求,那不是丢人死了?!当时和王英老师一块儿在教务科把数学和语文都练了一遍,感觉还不错;但心里仍嘀咕,我能行吗?
今天,一坐到机房里,我的心就特别紧张:我真的能行吗?一种心中莫名的不自信笼罩着我,我看是真的不行!心中特紧张…………考前我还请教王肖红老师做EXCEL题,结果还是不行,没有吃100元,吃96分;但不管吃多少分,考试前后心中的紧张情绪总挥之不去,说明我的心理素质真的不好!什么原因?
前几天的晚上,我从体育场跑完操回家,走到穰城路上,突然看到一陌生人转头向我微笑,和我打招呼,他骑在摩托车上,我也点头示意,他是木景周,感觉很温暖,有人认得我,走在陌生的穰城路边!!…………
今天,一坐到机房里,我的心就特别紧张:我真的能行吗?一种心中莫名的不自信笼罩着我,我看是真的不行!心中特紧张…………考前我还请教王肖红老师做EXCEL题,结果还是不行,没有吃100元,吃96分;但不管吃多少分,考试前后心中的紧张情绪总挥之不去,说明我的心理素质真的不好!什么原因?
前几天的晚上,我从体育场跑完操回家,走到穰城路上,突然看到一陌生人转头向我微笑,和我打招呼,他骑在摩托车上,我也点头示意,他是木景周,感觉很温暖,有人认得我,走在陌生的穰城路边!!…………
2009年4月20日星期一
突然感到生活没有意思
四月份以来,一直慌张着准备专科函授《网页三剑客》教学;学校现在又要举办全体教师优质课竞赛,害怕讲不好太不好意思,所以一直在准备教案:《初识教育技术》,可总是把教案安排不好,心真的很急,;以至现在我把linux 学习、openbsd学习仍到一边去了,那些知识是我花费了2008年全年的心血!!!那东西我认为要天天学,才能悟出来一点东西;关键是英语不能丢,一天不学英文都不好,英文学习是个过程!!!还有现在天天学习科学发展观,让我没法子静心去研究openbsd!
因为我有个职业规划:把linux、openbsd学会后;接着再学会计算机硬件维修;最后一步我要到广州去开电脑分司~~~~
向理想进发吧,
向张庆龙一样,向郭旌一样,闲时到水库去钓鱼,让烦燥的心灵安静安静,
因为我有个职业规划:把linux、openbsd学会后;接着再学会计算机硬件维修;最后一步我要到广州去开电脑分司~~~~
向理想进发吧,
向张庆龙一样,向郭旌一样,闲时到水库去钓鱼,让烦燥的心灵安静安静,
2009年4月18日星期六
朋友就是一想起来感到温暖的那种
人生中有许多认识的人,可真正称得上朋友的人或许没有,我想:朋友或许就是一想来让人感到心灵感到温暖,生活感到美好的那种~~~~~~~~~~
有时候当你把别人当知心朋友时,你的心中就充满了美好的情绪……
有时候当你把别人当知心朋友时,你的心中就充满了美好的情绪……
2009年4月16日星期四
《倾城之恋》有感
看到范柳原和白流苏的感天动地的爱情,真的很感动!
倾城之恋
范柳原:“流苏,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白流苏:“我和柳原的姻缘是因为整个城市的倾覆而获得的,我们在苦难中相知、相携,更相爱。我希望战争永远消亡,我希望我和柳原的爱情就像这个城市一样,永不摧毁!”
上世纪30 年代的上海,没落贵族白家的六小姐白流苏嫁给了暴发户唐家的少爷唐一元,不料丈夫只知道花天酒地、到处留情,伤透了流苏的心。流苏经受住家族和世俗的巨大压力,毅然结束了这段错误的婚姻。离婚后的流苏在家中受到势利哥嫂的欺负,处境日渐艰难,不得不想要找个可靠的男人过安稳生活。而此时的范柳原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巨额财产继承权,从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钻石王老五,但是失去深爱的女人洪莲又让他对生活感到无望,开始变得玩世不恭、游戏感情。当柳原被安排与流苏的妹妹宝络相亲的时候,他却突然对虽是残花败柳之身、仍然气度矜贵的流苏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兴趣。流苏应柳原之邀请两度赴港,但柳原虽钟情流苏却不肯与她结婚.适时,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于是,白流苏和范柳原这对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奇迹般地牵扯到一起。
战争,摧毁了一座城市,也成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流苏,与众不同的美丽来自于内外兼修,知书达礼,文雅娴静,处事大气。但是,我喜欢她更是因她如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感动于她对爱情的渴求,掩饰,犹豫。。。历经世事沧桑,生活的磨难,却不改对真情的执着追求,始终保留心底那份最纯真的感情。我,要的是一个结局。
也许,她是对感情要求太多的女子。然而,真爱,不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向往的吗?
缘份,是躲不过的,也是撑不下去的。
倾城之恋
范柳原:“流苏,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白流苏:“我和柳原的姻缘是因为整个城市的倾覆而获得的,我们在苦难中相知、相携,更相爱。我希望战争永远消亡,我希望我和柳原的爱情就像这个城市一样,永不摧毁!”
上世纪30 年代的上海,没落贵族白家的六小姐白流苏嫁给了暴发户唐家的少爷唐一元,不料丈夫只知道花天酒地、到处留情,伤透了流苏的心。流苏经受住家族和世俗的巨大压力,毅然结束了这段错误的婚姻。离婚后的流苏在家中受到势利哥嫂的欺负,处境日渐艰难,不得不想要找个可靠的男人过安稳生活。而此时的范柳原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巨额财产继承权,从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钻石王老五,但是失去深爱的女人洪莲又让他对生活感到无望,开始变得玩世不恭、游戏感情。当柳原被安排与流苏的妹妹宝络相亲的时候,他却突然对虽是残花败柳之身、仍然气度矜贵的流苏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兴趣。流苏应柳原之邀请两度赴港,但柳原虽钟情流苏却不肯与她结婚.适时,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于是,白流苏和范柳原这对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奇迹般地牵扯到一起。
战争,摧毁了一座城市,也成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流苏,与众不同的美丽来自于内外兼修,知书达礼,文雅娴静,处事大气。但是,我喜欢她更是因她如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感动于她对爱情的渴求,掩饰,犹豫。。。历经世事沧桑,生活的磨难,却不改对真情的执着追求,始终保留心底那份最纯真的感情。我,要的是一个结局。
也许,她是对感情要求太多的女子。然而,真爱,不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向往的吗?
缘份,是躲不过的,也是撑不下去的。
2009年4月14日星期二
我能为教育做什么?----英特尔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贡献育人
作者 戈峻, 2009年1月20日
春节将至,想必大家已经团聚在家人的周围或者正在回家的路上。在这里预祝大家新春和美,其乐融融;牛年牛运亨通、牛气冲天!
我也回到了家,见到了想念已久的女儿。看着她,我这个”不称职”的父亲真是百感交集,”这一年太忙了,对不起。”而女儿则在撒娇之余,特别兴奋地把在学校好玩的、不高兴的、有意思的、弄不懂的……一大堆事情说给我听,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女儿、学校……我这个做爸爸的马上想到了教育。这是天下多少父母和将来会做父母的人所关心的——孩子的教育,自己的教育。我想到了很多很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的世界,其发展之迅疾可谓有目共睹。透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和体验着变化,或是即将被”变化”影响到。我想,从国家到企业到自己的小家、从民族到组织到自己个人……对于”地球村”的每一位”居民”来说,21世纪,信息资源的高度互联与整合除了带给我们种种”变化”外,还带来了许多挑战,例如,如何看清林林总总的复杂问题的根源,进而获取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方案,最终有效地组织人们利用资源去实现这些方案。
这些能力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名字:研究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执行力、感同身受的能力、”跳出盒子”的能力、团队精神、领导力、创新能力……
而所有这些众多的能力,我们都无法期盼它们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似乎也无法企盼自己可以永远依赖别人来代替我们”拥有和行使”这些能力……
我们所能放心依赖的,是一个能力,而它恰恰是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从一而万,精其一而穷其数。看一看孩子的眼睛,看一看那里的清澈和向外的张力,我们这些”成年人”,这些大孩子,是不是可以感觉到一些不同?我想,孩子的眼睛,让我们”记起”的是一种我们从来没有失去的东西,我们只是有时忘记了它的存在……它,是不是就是那个能力?那个达尔文通过几万英里的丘壑和波涛、通过科学的雄辩的逻辑告诉我们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我们拥有自我进化的能力!每个人!
那么怎样把这种能力释放出来?怎样把这种潜力百分之百的显示出来,恢复它让人惊叹的本来面目?祖先早已找到答案:教育。对,这答案平凡老派到让期待新奇的人们大失所望。祖先微笑着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教育树人的蓝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又是平凡老派到耳朵起茧子的言辞。
但是今天恰恰是这些平凡老派的思绪让我从心里奔放出兴奋、骄傲和一种莫大的顺畅:我服务的是一家关于高科技和网络的企业,我可以对得起女儿的明亮的眼睛、对得起公司对我的培养和期许、对得起老师和父母、对得起我自己对职业生涯的抱负……而我所要做的,恰恰是更加投入到英特尔的事业中。因为我看到另一个完美的链环,它把高科技与人的潜力联结到一起,并起着某种特殊的激发作用。而且我看到这联结近到不可思议。
最近几年,我走过很多学校。我做了一组关于两种教育方式的对比:
一种是以获取知识为最终目的,把知识细分成小片的科目,在科目之内通过作业、考试等等方法凿实记忆;一种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目的,跨学科发现、掌握并且运用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文化创造,并且发现新的知识。
一种是力求事先完备定义问题,定义之后训练学生熟悉记忆一些相应的固定和简化了的流程和方法,并且依此考核学生的能力;一种是力求锻炼学生处理实际存在、但又难以定义的复杂课题。
一种是强调学生的个人能力,并且相应以考试等个人表现结果评定”优劣”;一种是以共同目标为导向,锻炼学生发挥个人能力和互补性的团队合作。
一种是闭卷考试,学生依赖的是一张纸、一支笔和记忆;一种是放手考量学生从大量工具、原材料和信息当中抽取相关资料投入到分析问题、形成方案和创造产品的能力。
一种是以老师、学校的需求出发要求学生;一种是从受众、客户或一组用户和合作者提出的标准和需求出发要求学生。
环顾今天世界的发展,我想很多人会产生同感:后一组教育方式会更加有效地激发我们每个人从没有失去的那个能力。只是我们一直在怀疑:这方式存在么?今天的世界,在给我们提出那么多挑战的同时,也悄悄准备了绝妙的答案:高科技和网络,无所不在,日新月异。这也是让我感到那种巨大相关性和顺畅的那一环。
立刻行动。
英特尔已经和全球其他的高科技和网络企业宣布成立了全球”教育创新伙伴”(Partners in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组织,郑重地把自己奉献给教育,积极致力于打造这坚实的一环。
大家会看到。加入我们。我会继续把这一环在中国的进展报告给大家。
春节将至,想必大家已经团聚在家人的周围或者正在回家的路上。在这里预祝大家新春和美,其乐融融;牛年牛运亨通、牛气冲天!
我也回到了家,见到了想念已久的女儿。看着她,我这个”不称职”的父亲真是百感交集,”这一年太忙了,对不起。”而女儿则在撒娇之余,特别兴奋地把在学校好玩的、不高兴的、有意思的、弄不懂的……一大堆事情说给我听,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女儿、学校……我这个做爸爸的马上想到了教育。这是天下多少父母和将来会做父母的人所关心的——孩子的教育,自己的教育。我想到了很多很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的世界,其发展之迅疾可谓有目共睹。透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和体验着变化,或是即将被”变化”影响到。我想,从国家到企业到自己的小家、从民族到组织到自己个人……对于”地球村”的每一位”居民”来说,21世纪,信息资源的高度互联与整合除了带给我们种种”变化”外,还带来了许多挑战,例如,如何看清林林总总的复杂问题的根源,进而获取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方案,最终有效地组织人们利用资源去实现这些方案。
这些能力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名字:研究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执行力、感同身受的能力、”跳出盒子”的能力、团队精神、领导力、创新能力……
而所有这些众多的能力,我们都无法期盼它们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似乎也无法企盼自己可以永远依赖别人来代替我们”拥有和行使”这些能力……
我们所能放心依赖的,是一个能力,而它恰恰是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从一而万,精其一而穷其数。看一看孩子的眼睛,看一看那里的清澈和向外的张力,我们这些”成年人”,这些大孩子,是不是可以感觉到一些不同?我想,孩子的眼睛,让我们”记起”的是一种我们从来没有失去的东西,我们只是有时忘记了它的存在……它,是不是就是那个能力?那个达尔文通过几万英里的丘壑和波涛、通过科学的雄辩的逻辑告诉我们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我们拥有自我进化的能力!每个人!
那么怎样把这种能力释放出来?怎样把这种潜力百分之百的显示出来,恢复它让人惊叹的本来面目?祖先早已找到答案:教育。对,这答案平凡老派到让期待新奇的人们大失所望。祖先微笑着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教育树人的蓝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又是平凡老派到耳朵起茧子的言辞。
但是今天恰恰是这些平凡老派的思绪让我从心里奔放出兴奋、骄傲和一种莫大的顺畅:我服务的是一家关于高科技和网络的企业,我可以对得起女儿的明亮的眼睛、对得起公司对我的培养和期许、对得起老师和父母、对得起我自己对职业生涯的抱负……而我所要做的,恰恰是更加投入到英特尔的事业中。因为我看到另一个完美的链环,它把高科技与人的潜力联结到一起,并起着某种特殊的激发作用。而且我看到这联结近到不可思议。
最近几年,我走过很多学校。我做了一组关于两种教育方式的对比:
一种是以获取知识为最终目的,把知识细分成小片的科目,在科目之内通过作业、考试等等方法凿实记忆;一种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目的,跨学科发现、掌握并且运用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文化创造,并且发现新的知识。
一种是力求事先完备定义问题,定义之后训练学生熟悉记忆一些相应的固定和简化了的流程和方法,并且依此考核学生的能力;一种是力求锻炼学生处理实际存在、但又难以定义的复杂课题。
一种是强调学生的个人能力,并且相应以考试等个人表现结果评定”优劣”;一种是以共同目标为导向,锻炼学生发挥个人能力和互补性的团队合作。
一种是闭卷考试,学生依赖的是一张纸、一支笔和记忆;一种是放手考量学生从大量工具、原材料和信息当中抽取相关资料投入到分析问题、形成方案和创造产品的能力。
一种是以老师、学校的需求出发要求学生;一种是从受众、客户或一组用户和合作者提出的标准和需求出发要求学生。
环顾今天世界的发展,我想很多人会产生同感:后一组教育方式会更加有效地激发我们每个人从没有失去的那个能力。只是我们一直在怀疑:这方式存在么?今天的世界,在给我们提出那么多挑战的同时,也悄悄准备了绝妙的答案:高科技和网络,无所不在,日新月异。这也是让我感到那种巨大相关性和顺畅的那一环。
立刻行动。
英特尔已经和全球其他的高科技和网络企业宣布成立了全球”教育创新伙伴”(Partners in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组织,郑重地把自己奉献给教育,积极致力于打造这坚实的一环。
大家会看到。加入我们。我会继续把这一环在中国的进展报告给大家。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六系 吕云峰 邮编:050084
【内容摘要】信息革命的大潮猛烈冲击着教育领域,首先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教育文化形态日益成为现代教育的“掣肘”,需要进行彻底变革。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也必将对教育和教学形式产生影响。
【关 键 词】现代教育技术 变革
随着新千年的钟声敲响,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与以往时代相比,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知识或信息成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二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教育领域同样如此。因为,院校教育是以知识或信息为媒介进行的,教育或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而要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就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教育正在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首先导致了教育技术的进步,形成了以多媒体、网络、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相比,其能动作用表现得更加突出,不仅仅是更新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全面冲击与挑战,最终将导致教育发生整体性和根本性变革。因此,探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观念变革
教育领域的任何变革总是从思想观念开始的,没有思想观念上的变革,真正的教育变革是不可能产生的。
当前,信息革命的大潮猛烈冲击着教育领域,首先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如此冲击与挑战,是主动迎击、积极适应,还是消极防守、无动于衷,这对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恰恰在这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在如何看待教育技术上,存在的一个主要现象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未能对教育技术作出合理定位,面对信息革命的大潮反映过于迟缓,或者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用传统的、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学科的限制,许多教员缺乏必要的技术素养,对教育技术的作用难以作出正确判断;二是受传统哲学观念束缚,对技术持虚无主义态度,把技术看作是辅助性的,忽视甚至不承认技术对理论的反作用。后一种原因应当说是更主要的。例如在以往的教育中,人们总是认为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决定了教学的方法和技术,认识不到教学方法尤其是教育技术的能动作用。这并不奇怪,因为过去教育技术的发展比较缓慢,远远落后于理论的更新速度,常常是理论更新之后再来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而技术对理论的反作用没能充分体现出来。然而现在不同了,自从计算机出现之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90年代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和普及程度更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现在,信息技术不仅大量用于教育领域,而且在很多方面超出了原有的理论范畴,对理论的牵动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对一些传统理论和观念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承认不承认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能动作用,就不单纯是一个教育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哲学观问题。
实际上,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技术的能动作用都反映得十分突出。例如:在信息领域,由于网络、多媒体、超文本、远程通信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不仅使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更加方便,而且有可能导致人类行为方式发生改变、造就新的文化;在经济领域,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突破了传统经济的束缚,改变了旧的商业模式,不仅将导致商业经济重组,还将促使传统经济理论得到更新;在军事领域,进入90年代后,一场新的军事革命正在全球兴起,尽管这场革命最终体现为军事理论和军队编制体制的整体变革,但却是以军事技术革命为先导的。教育领域同样如此:首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对“读、写、算”这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产生冲击,使阅读方式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多媒体和高效检索式阅读,使写作从单纯的文本和手工写作转变为多媒体写作和各种自动化输入方式,使计算从纯数学计算扩展为多媒体信息的综合处理,这一切将导致基础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变革;其次,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使教育和教学的形式、手段、方法、环境等得到更新,不仅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改变了学员的学习方式、大大扩展了教育和教学领域,而且使传统的教育理论、课程结构、师生关系、人才培养模式等面临严重挑战。可以说,现代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能动作用已经或正在充分体现出来,它不仅对传统理论与实践形成冲击与挑战,同时也为各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突破口,许多领域抓住了这个机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奇怪的是,教育领域对此的反映却较为迟缓,正像有的学者所说的,当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受到了“冷遇”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观念未能及时转变或者说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要改革、要发展、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首先必须尽快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在这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思想要解放一些、超前一些,切不要因循守旧、漠然处之。因为信息革命的浪潮已经到来,教育信息化是迟早的事情,与其说让浪潮推着走,不如自己先走几步,站在浪潮之上。
从深层次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还有一个方法论问题。过去,人们往往从表面、从技术层面去考虑二者的关系,因此较多看到的是两者之间直接的和形式上的联系。在这方面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认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主要是引起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另一种是把信息技术本身作为教育的一项内容,认为让学员学习一些信息技术,让教员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就是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了。这两种认识不能说错误,但却是很肤浅的,如果我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一步,就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很难实现真正的教育变革。例如,现在多媒体技术在许多院校的教学中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没有真正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价值,没有转变教育观念,许多教员往往单纯从提高形象性和感官效果上去运用多媒体。其结果,用形象思维简单代替了抽象思维,用形象生动的“满堂灌”取代了原来抽象单调的“满堂灌”,教员讲得更“精彩”了,但学员学的却更加被动,只不过这种被动由原来被迫的变成了自觉自愿的。
显然,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绝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不是能够自然体现出来的,它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中介,这个“中介”最主要的就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因此,当今的教育革命不是一场纯粹的技术革命,而是以教育技术革命为先导,促进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更新,最终实现教育的整体变革。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文化变革
一定的思想和观念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而一些大众化的、成熟的、惯常的教育行为模式又最终演化为特定的教育文化,制约着教育的运行和发展,决定着各教育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方式。其结果,或者成为教育发展的动力,或者成为教育改革的“桎梏”。
现在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文化通常由两个维度构成:一是社会价值观,分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前者着重强调学习者个人的发展,认为教育的实质是促进“发展”。后者主要强调社会的需要,认为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塑造”;另一个是认识论,分为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前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和有结构的,人们只能认识客观世界,教育者的职责就是向学生传递客观世界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后者则认为,客观世界固然存在,但最终要通过人的头脑反映出来,客观世界的知识和结构不可能通过外部灌输的方式进入学习者头脑,而必须通过学习者主动和积极的“建构”才能获得。因此,教育者不应当成为知识的灌输者,而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这样,由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认识论两个维度相互交叉组合,便构成了四种不同的教育文化形态,即:个人主义—客观主义,个人主义—建构主义,集体主义—客观主义,集体主义—建构主义②。
上述几种教育文化形态,很难说谁优谁劣,但它们的特点是十分明显的。一般来说,带个人主义倾向的教育文化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但容易走向极端;带集体主义倾向的教育文化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但有可能过于僵化。同样道理,客观主义的教育观注重知识的传授,容易导致学习的被动,但教学效率比较高;建构主义的教育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但一般来说耗时较多。因此,现代教育强调多文化意识,要求学会文化包容。对于我国来讲,传统的教育文化形态属于“集体主义—客观主义”,它是一定时期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现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文化形态已受到时代发展的严重挑战,日益成为现代教育的“掣肘”,需要进行彻底变革。当前,教育理论界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在教育价值观上,要将以往单纯强调适应社会需要,转变为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相统一;在教育认识论上,要从客观主义逐步转向建构主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和发展。实现上述转变,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教育技术的作用不可忽视。
现代教育技术同其它任何技术一样,其本身是中性的,但一旦应用在教育中,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教育文化的影响。最终的情况无非是两种结果:一种情况是,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被教育的本体文化所同化,融入本体文化之中,或者排斥于本体文化之外;另一种情况是,一种新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技术,通过与传统文化的反复碰撞,最终导致传统文化形态的改变。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一定的“契机”。现在,我们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契机”。这首先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同传统教育技术的一个最大差别即体现为对学习者的积极支持,它所具有的交互性、开放性、实时性以及人性化的信息组织方式,有利于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体现学习者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有效促进其自我发展。其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过程,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极具真实化的教育情景,适合于学习者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发现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能有效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将通过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转变促进教育文化变革,使学员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发展,由“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索式”、“创造式”学习,从而培养出一代富有个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现代信息技术是最适合于推动教育文化变革的技术力量。”“教育文化的整合对于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后发制人的赶超策略”③。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形式变革
除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育文化之外,现代教育技术能动作用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导致教育和教学形式的变革。
教育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和教学形式发挥作用的,因而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必将对教育和教学形式产生影响。如果我们认真回顾一下就不难看到,教育形式的每一次重大变化,几乎都是以教育技术的进步为先导,有的甚至是教育技术的进步所直接引发。例如:由于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产生了教科书,使教学从口耳相传的个别化形式,开始走上正规化、系统化、集体化道路,最终产生了学校教育和班级教学;无线电广播和电视技术的应用,使教育由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向更大范围扩展,出现了“众体教学”的新型教学形式;计算机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不仅极大非富了教学的手段,而且促成了“ 个别化教学”和CAI的产生,为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更加方便,并产生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现代教学形式;90年代后,随着Internet和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为教学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和更加丰富灵活的形式,教学不再局限于班级教学和小组学习,而是出现了“虚拟教育”、远程教学、交互式学习等一系列教育新概念。现在看来,现代教育技术所导致的教育形式的变革,集中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从集体教学和单向化的信息传输转变为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和交互式的学习方式。自17世纪以来,课堂教学一直是世界各国、各种类型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体现了大工业生产的特征,具有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等种种优点。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对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其弊端也愈显突出,如不利于学习者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职责。而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院校教学,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状况。因为,网络和多媒体系统所具有的交互功能,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种不同选择。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条件等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员被动参与的情况,使学员能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真正体现学员认知主体的作用。将来,随着各种交互式课件的研制和运用,随着各种类型的多媒体图书的出现,尤其随着网络便利性的提高,学员的学习将不仅仅局限于教员的讲解和一两本教科书,而是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选择余地。这样,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就可以充分调动起来,“因材施教”也可以更好地得到体现,从而使教学的效果得到实质性提高。
二是从封闭式教学和“垄断式”的信息传输转向为开放式教学和跨时空的资源分享。长久以来,学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一直是一种拥有教室、教员和学员的封闭式环境。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耗费资金和人力,受交通的制约和地域的影响,教学规模不可能很大,相互之间的交流也带来一定困难,因而其发展越来越受到限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种封闭式教育已经或正在改变,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将成为教育和教学的重要形式。这样,教育和教学活动将不再局限在狭小的教室和学校空间内,也不再是一个教员教几十个学员,而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开放,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平等地接受教育。当前,我国正在大力进行远程教育的开发和实验,许多成果已进入实用阶段。将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交互式教育环境和全球化教育程序的引入,教育的整个面貌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没有围墙的学校、家庭式的教育环境和网络化的大学等等新概念,将会逐步成为现实,最终导致一场新的教育革命。但是,当前在开展远程教育和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值得重视,即一些以网络为载体的远程教学仍在沿用着以广播电视为载体的远程教学模式,实行的仍然是“垄断式”(或称“金字塔”型)的信息传输,不过是将课堂“搬”上网络而已。这种远程教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远程教学,因为网络的本质是开放的、自由的和无中心的,以网络为载体的远程教学切不可搞成集中、单向和“标准化生产”模式,而应当成为发散式多元多向型④,应当是一种“超越时空的资源分享”⑤。当然,作为从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的过渡,不同教学模式共存是必然的和必需的,只是我们不能偏离了方向。
注:
①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②③祝智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2期
④嵇立群:《信息新技术与当代教育变革的关系》,《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5期
⑤李学农:《走进网络时代与教育“新概念”》,《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9年第4期
完 成 人 基 本 情 况
作者姓名 吕云峰
部 职 别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教育理论教研室副主任
从事工作 军事教育训练专业教学与科研
职 别 讲师
学 历 大学本科
年 龄 44岁
主要成果:
主编和参编的学术专著八部,其中全军规划课题两项,代表作有《军校素质教育论》,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毛泽东军事教育思想研究》,解放军出版社,《多媒体教学与课件制作》,谊文出版社出版,《军校教员教学基本技能》,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内容摘要】信息革命的大潮猛烈冲击着教育领域,首先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教育文化形态日益成为现代教育的“掣肘”,需要进行彻底变革。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也必将对教育和教学形式产生影响。
【关 键 词】现代教育技术 变革
随着新千年的钟声敲响,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与以往时代相比,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知识或信息成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二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教育领域同样如此。因为,院校教育是以知识或信息为媒介进行的,教育或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而要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就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教育正在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首先导致了教育技术的进步,形成了以多媒体、网络、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相比,其能动作用表现得更加突出,不仅仅是更新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全面冲击与挑战,最终将导致教育发生整体性和根本性变革。因此,探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观念变革
教育领域的任何变革总是从思想观念开始的,没有思想观念上的变革,真正的教育变革是不可能产生的。
当前,信息革命的大潮猛烈冲击着教育领域,首先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如此冲击与挑战,是主动迎击、积极适应,还是消极防守、无动于衷,这对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恰恰在这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在如何看待教育技术上,存在的一个主要现象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未能对教育技术作出合理定位,面对信息革命的大潮反映过于迟缓,或者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用传统的、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学科的限制,许多教员缺乏必要的技术素养,对教育技术的作用难以作出正确判断;二是受传统哲学观念束缚,对技术持虚无主义态度,把技术看作是辅助性的,忽视甚至不承认技术对理论的反作用。后一种原因应当说是更主要的。例如在以往的教育中,人们总是认为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决定了教学的方法和技术,认识不到教学方法尤其是教育技术的能动作用。这并不奇怪,因为过去教育技术的发展比较缓慢,远远落后于理论的更新速度,常常是理论更新之后再来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而技术对理论的反作用没能充分体现出来。然而现在不同了,自从计算机出现之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90年代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和普及程度更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现在,信息技术不仅大量用于教育领域,而且在很多方面超出了原有的理论范畴,对理论的牵动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对一些传统理论和观念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承认不承认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能动作用,就不单纯是一个教育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哲学观问题。
实际上,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技术的能动作用都反映得十分突出。例如:在信息领域,由于网络、多媒体、超文本、远程通信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不仅使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更加方便,而且有可能导致人类行为方式发生改变、造就新的文化;在经济领域,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突破了传统经济的束缚,改变了旧的商业模式,不仅将导致商业经济重组,还将促使传统经济理论得到更新;在军事领域,进入90年代后,一场新的军事革命正在全球兴起,尽管这场革命最终体现为军事理论和军队编制体制的整体变革,但却是以军事技术革命为先导的。教育领域同样如此:首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对“读、写、算”这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产生冲击,使阅读方式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多媒体和高效检索式阅读,使写作从单纯的文本和手工写作转变为多媒体写作和各种自动化输入方式,使计算从纯数学计算扩展为多媒体信息的综合处理,这一切将导致基础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变革;其次,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使教育和教学的形式、手段、方法、环境等得到更新,不仅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改变了学员的学习方式、大大扩展了教育和教学领域,而且使传统的教育理论、课程结构、师生关系、人才培养模式等面临严重挑战。可以说,现代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能动作用已经或正在充分体现出来,它不仅对传统理论与实践形成冲击与挑战,同时也为各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突破口,许多领域抓住了这个机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奇怪的是,教育领域对此的反映却较为迟缓,正像有的学者所说的,当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受到了“冷遇”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观念未能及时转变或者说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要改革、要发展、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首先必须尽快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在这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思想要解放一些、超前一些,切不要因循守旧、漠然处之。因为信息革命的浪潮已经到来,教育信息化是迟早的事情,与其说让浪潮推着走,不如自己先走几步,站在浪潮之上。
从深层次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还有一个方法论问题。过去,人们往往从表面、从技术层面去考虑二者的关系,因此较多看到的是两者之间直接的和形式上的联系。在这方面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认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主要是引起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另一种是把信息技术本身作为教育的一项内容,认为让学员学习一些信息技术,让教员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就是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了。这两种认识不能说错误,但却是很肤浅的,如果我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一步,就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很难实现真正的教育变革。例如,现在多媒体技术在许多院校的教学中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没有真正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价值,没有转变教育观念,许多教员往往单纯从提高形象性和感官效果上去运用多媒体。其结果,用形象思维简单代替了抽象思维,用形象生动的“满堂灌”取代了原来抽象单调的“满堂灌”,教员讲得更“精彩”了,但学员学的却更加被动,只不过这种被动由原来被迫的变成了自觉自愿的。
显然,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绝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不是能够自然体现出来的,它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中介,这个“中介”最主要的就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因此,当今的教育革命不是一场纯粹的技术革命,而是以教育技术革命为先导,促进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更新,最终实现教育的整体变革。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文化变革
一定的思想和观念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而一些大众化的、成熟的、惯常的教育行为模式又最终演化为特定的教育文化,制约着教育的运行和发展,决定着各教育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方式。其结果,或者成为教育发展的动力,或者成为教育改革的“桎梏”。
现在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文化通常由两个维度构成:一是社会价值观,分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前者着重强调学习者个人的发展,认为教育的实质是促进“发展”。后者主要强调社会的需要,认为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塑造”;另一个是认识论,分为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前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和有结构的,人们只能认识客观世界,教育者的职责就是向学生传递客观世界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后者则认为,客观世界固然存在,但最终要通过人的头脑反映出来,客观世界的知识和结构不可能通过外部灌输的方式进入学习者头脑,而必须通过学习者主动和积极的“建构”才能获得。因此,教育者不应当成为知识的灌输者,而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这样,由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认识论两个维度相互交叉组合,便构成了四种不同的教育文化形态,即:个人主义—客观主义,个人主义—建构主义,集体主义—客观主义,集体主义—建构主义②。
上述几种教育文化形态,很难说谁优谁劣,但它们的特点是十分明显的。一般来说,带个人主义倾向的教育文化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但容易走向极端;带集体主义倾向的教育文化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但有可能过于僵化。同样道理,客观主义的教育观注重知识的传授,容易导致学习的被动,但教学效率比较高;建构主义的教育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但一般来说耗时较多。因此,现代教育强调多文化意识,要求学会文化包容。对于我国来讲,传统的教育文化形态属于“集体主义—客观主义”,它是一定时期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现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文化形态已受到时代发展的严重挑战,日益成为现代教育的“掣肘”,需要进行彻底变革。当前,教育理论界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在教育价值观上,要将以往单纯强调适应社会需要,转变为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相统一;在教育认识论上,要从客观主义逐步转向建构主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和发展。实现上述转变,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教育技术的作用不可忽视。
现代教育技术同其它任何技术一样,其本身是中性的,但一旦应用在教育中,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教育文化的影响。最终的情况无非是两种结果:一种情况是,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被教育的本体文化所同化,融入本体文化之中,或者排斥于本体文化之外;另一种情况是,一种新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技术,通过与传统文化的反复碰撞,最终导致传统文化形态的改变。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一定的“契机”。现在,我们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契机”。这首先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同传统教育技术的一个最大差别即体现为对学习者的积极支持,它所具有的交互性、开放性、实时性以及人性化的信息组织方式,有利于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体现学习者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有效促进其自我发展。其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过程,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极具真实化的教育情景,适合于学习者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发现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能有效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将通过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转变促进教育文化变革,使学员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发展,由“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索式”、“创造式”学习,从而培养出一代富有个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现代信息技术是最适合于推动教育文化变革的技术力量。”“教育文化的整合对于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后发制人的赶超策略”③。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形式变革
除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育文化之外,现代教育技术能动作用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导致教育和教学形式的变革。
教育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和教学形式发挥作用的,因而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必将对教育和教学形式产生影响。如果我们认真回顾一下就不难看到,教育形式的每一次重大变化,几乎都是以教育技术的进步为先导,有的甚至是教育技术的进步所直接引发。例如:由于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产生了教科书,使教学从口耳相传的个别化形式,开始走上正规化、系统化、集体化道路,最终产生了学校教育和班级教学;无线电广播和电视技术的应用,使教育由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向更大范围扩展,出现了“众体教学”的新型教学形式;计算机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不仅极大非富了教学的手段,而且促成了“ 个别化教学”和CAI的产生,为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更加方便,并产生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现代教学形式;90年代后,随着Internet和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为教学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和更加丰富灵活的形式,教学不再局限于班级教学和小组学习,而是出现了“虚拟教育”、远程教学、交互式学习等一系列教育新概念。现在看来,现代教育技术所导致的教育形式的变革,集中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从集体教学和单向化的信息传输转变为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和交互式的学习方式。自17世纪以来,课堂教学一直是世界各国、各种类型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体现了大工业生产的特征,具有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等种种优点。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对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其弊端也愈显突出,如不利于学习者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职责。而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院校教学,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状况。因为,网络和多媒体系统所具有的交互功能,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种不同选择。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条件等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员被动参与的情况,使学员能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真正体现学员认知主体的作用。将来,随着各种交互式课件的研制和运用,随着各种类型的多媒体图书的出现,尤其随着网络便利性的提高,学员的学习将不仅仅局限于教员的讲解和一两本教科书,而是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选择余地。这样,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就可以充分调动起来,“因材施教”也可以更好地得到体现,从而使教学的效果得到实质性提高。
二是从封闭式教学和“垄断式”的信息传输转向为开放式教学和跨时空的资源分享。长久以来,学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一直是一种拥有教室、教员和学员的封闭式环境。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耗费资金和人力,受交通的制约和地域的影响,教学规模不可能很大,相互之间的交流也带来一定困难,因而其发展越来越受到限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种封闭式教育已经或正在改变,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将成为教育和教学的重要形式。这样,教育和教学活动将不再局限在狭小的教室和学校空间内,也不再是一个教员教几十个学员,而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开放,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平等地接受教育。当前,我国正在大力进行远程教育的开发和实验,许多成果已进入实用阶段。将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交互式教育环境和全球化教育程序的引入,教育的整个面貌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没有围墙的学校、家庭式的教育环境和网络化的大学等等新概念,将会逐步成为现实,最终导致一场新的教育革命。但是,当前在开展远程教育和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值得重视,即一些以网络为载体的远程教学仍在沿用着以广播电视为载体的远程教学模式,实行的仍然是“垄断式”(或称“金字塔”型)的信息传输,不过是将课堂“搬”上网络而已。这种远程教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远程教学,因为网络的本质是开放的、自由的和无中心的,以网络为载体的远程教学切不可搞成集中、单向和“标准化生产”模式,而应当成为发散式多元多向型④,应当是一种“超越时空的资源分享”⑤。当然,作为从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的过渡,不同教学模式共存是必然的和必需的,只是我们不能偏离了方向。
注:
①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②③祝智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2期
④嵇立群:《信息新技术与当代教育变革的关系》,《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5期
⑤李学农:《走进网络时代与教育“新概念”》,《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9年第4期
完 成 人 基 本 情 况
作者姓名 吕云峰
部 职 别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教育理论教研室副主任
从事工作 军事教育训练专业教学与科研
职 别 讲师
学 历 大学本科
年 龄 44岁
主要成果:
主编和参编的学术专著八部,其中全军规划课题两项,代表作有《军校素质教育论》,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毛泽东军事教育思想研究》,解放军出版社,《多媒体教学与课件制作》,谊文出版社出版,《军校教员教学基本技能》,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美国08教育技术教师标准及其对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启示
摘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而且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的教师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文章介绍了美国08教育技术教师标准并结合我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的文献调研,提出美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给我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启示。
关键词:美国教育技术教师标准 教师培训 教育技术能力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teachers(2008)in USA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education technology ability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China
Dong wensheng Yin xiaoyu Zhao wei
(School of Media,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in high speed and changing people’s life style and the study way.Moreover it sets a higher request to teacher’s ability. Effective teacher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ability.This paper introduced NETS for teachers firstly and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learn the experiences and implications from the standard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ability training in China.
Key words:NETS for teachers,Teacher training,Education Technology ability
引言
随着全球化数字化时代到来,知识大爆炸以及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得教师成为了当今社会上最具挑战性的职业之一。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不足已经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飞速发展下逐渐凸显出来。教育部于2004年12月25日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1],并在第二年实施这一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通过网络得知面向教师的美国08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一标准或许对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带来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美国08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美国教育技术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STE)牵头编写的《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2008版)》,标准从促进学生学习和创造性,设计评估工具,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提高公民素养和责任,以及教师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的发展等五个方面规定了所有教师的教育技术标准,具体包括:
1.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A.促进、支持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和发现,并以身作则。B. 鼓励学生使用数字化的工具和资源探究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C.促进学生使用协作性的工具来思考,以揭示和澄清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思考、规划以及创造性的过程。D.树立同学生、同事以及其它人在面对面或虚拟环境的学习中协同建构知识的榜样。
2.设计、开发数字时代的学习经验和相关评估工具:A.设计或者改编可以将相关数字化工具及资源整合进来的学习经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B.创设信息技术丰富型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追求个体的自主成长,并成为设定自我教育目标、管理自己学习过程、评估自己学习结果的积极参与者。C.设计多样化及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以满足学生在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的不同以及使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能力方面的差别。D.为学生提供关于内容和技术标准的多样化的形成性或总结性评估,并使用评估报告中结论性数据引导学习和教学。
3.成为数字化时代工作和学习的典范:A.在技术系统中流畅地使用各种技术,并能够将现有知识迁移到新的技术、新的情景中去。B.与学生、同事、家长及社区成员合作使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支持学生有效学习和创新能力发展。C.使用各种数字化时代的媒介和方式与学生、家长及同侪就一些信息和想法进行有效沟通。D.成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和新兴的数字化工具来寻找、分析、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以支持研究和学习的榜样。
4.提高数字化时代公民素养及责任意识并成为典范:A.提倡、示范并讲授安全地、合乎法律和道德规范地使用数字化信息和技术,包括尊重版权、知识产权以及资料的恰当来源。B.按照“学习者中心”策略的要求,为所有的学生根据其不同的需求提供平等地使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及资源的机会。C.示范并促进学生养成与使用技术和信息相关的网络礼节和负责任的社会交互行为。D.通过使用数字化交流、协同工具,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侪及学生进行交流过程中示范并发展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全球意识。
5.注重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的发展:A.参与当地或全球性的学习型社区,探索创造性的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B.通过对引入新技术的远景预测、共同参与决策、学习型社区建设、提升他人的信息技术水平和领导力来展示自身的领导力。C.定期对当前相关研究及专业实践做出评价和反思,以便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及新兴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D.为卓有成效的、充满活力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教育事业及学校和社区做出贡献。[2]
2008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它更加强调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强调自主学习;其次对教师熟练使用技术工具来促进学生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提出教师应以身作则,不仅成为学生的榜样而且要成为提高数字化时代公民素养和责任的典范;最后,该标准突出强调了教师领导力的概念。指出教师应该引入新技术的远景预测、共同参与决策、学习型社区建设、提升他人的信息技术水平和领导力来展示自身的领导力,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2005年4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又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这一项目包括培训,考试,认证等三个部分。至此以后,轰轰烈烈的教师培训在各级各类院校展开,让广大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已经成为各类学校重要的任务。笔者通过文献调查法,对教育技术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两本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研究,下图是从2001——2007年期间,两份杂志发表的文章分类统计如下:
表1:文章分类统计
通过上图,可知关于教师培训的研究在2004年达到最高峰,原因也许是当年国家教育部提出了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掀起了一轮研究热潮。可以预见的是美国08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出台,必将再次掀起一番研究热潮,我们拭目以待。笔者通过对文献的调研,发现期刊论文关于教师培训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教学模式,培训的理念与理论,培训的案例,培训的现状等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内涵缺乏深刻的认识
在培训过程中,有些培训教师甚至一些学校的领导对教师培训的内涵认识不足,其中一个典型的看法是将信息技术培训等同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认为掌握了信息技术能力就是掌握了教育技术能力[3]。导致的结果是只培训教师使用软件的技能,并没有真正提高教师在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
2.缺乏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在文献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虽然在培训中学习了现代教育技术,但是或是学而不用,或是依赖于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并且这些教师大多数参加教师培训的动力并不是完全源于他们的工作需求和自身发展,而是迫于晋升职称的压力,为了拿到一纸证书参加培训,这种被动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培训教师难以适应全面的培训
现在不少培训项目都交给高校承办。尽管师资力量强大了不少,但是不少教师身兼数职,有些教师还有科研、教学等任务,所以难免对培训项目倾注的精力打了折扣。
4.培训学员数量大,接收培训教师水平差异大,并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由于培训项目是大面积的,接培训的人员数量大,本身不利于教师的教学,而且被培训的人员教育技术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对教育技术一窍不通,而有的教师却干脆就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因此,培训并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三、美国08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我国教师培训的启示
笔者根据文献查阅发现,我国尚有许多接受完培训的教师对教育技术是什么不慎了解或者根本不知道,说明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还有待发展。笔者结合2001年到2007年的相关文献并结合美国教育技术08教师标准,我们认为在以下方面可以得到启发:
1.培训制度
我国的教师培训都是在职培训即职后培训,这样一来对教师而言,他们只有在晋升职称的时候感受到了压力,但终究没有工作压力。一部分教师对教育技术就是敷衍了事,不重视,即使学会了也不在课堂上使用。从美国教育技术教师标准就可以看出,在美国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很高。要想从事教师职业必须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要想获得证书必须达到各项标准[4]。“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就是其中的标准之一,并且该标准贯穿了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
尤其美国把对师范生教育技术的培养延续到执教阶段,并采取教师五年一周期的认证方法,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以及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真正让广大教师做一个令学生信服的榜样和模范。
2.培训内容
我国的培训非常重视教师对技术的掌握,尤其是在职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更注重培训教师教学软件制作能力,制作教学软件的课程占了很大比重,而教师教学设计的系统思想方法、对于现有资源的利用和整合等方面则往往为培训所忽视。在美国培训内容一方面是利用各种技术在教育中的基本应用方法,另一方面是利用教学设计系统观并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侧重培养教师“信息技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3资源平台的建设
美国教育技术教师标准明确指出创设信息技术丰富型的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在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的不同以及使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能力方面的差别。而在我国课程资源缺乏,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尤其缺乏。即便有也没有有效的共享机制。各个培训点的课程资源都是自主安排的,优秀的课程资源未能得到广泛共享,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浪费了资源开发的成本。根据美国教育技术标准,我们应该建立一系列的课程资源库和教育技术培训博客群等虚拟学习社区和网站。
4.加强教师培训的横向发展
标准第五点明确提出新名词“注重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的发展”,不仅强调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更强调教师应该在群体中发挥专业领导力的影响——通过对引入新技术的远景预测、共同参与决策、学习型社区建设、提升他人的信息技术水平和领导力来展示自身的领导力。启示给我们的是,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师肩负的责任更大,学的东西更多。对于领导力的培养,可以的话请一些管理类的资深专家给广大教师做报告,这样一来有助于教师的领导力的发展。
5.加强教师合作,培养全球意识
标准中提出“树立同学生、同事以及其它人在面对面或虚拟环境的学习中协同建构知识的榜样”。因此,培养教师的协作意识和全球意识是必要的,这样既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又能提高教师的协作学习素养,这样教师就成为了学生的榜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协作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要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并真正的用于教学和生活,就应该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定期化和规范化。同时,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变化,我国教师培训也应该与时俱进,从美国08 教师标准中去粗取细,去伪存真并结合我国实际来开展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进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改善教学效率,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4
[2] 刘志波 许惠芳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2008版)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 2008 年9
[3] 何克抗 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 中国电化教育 2006.11
[4] 刘翠航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 2001.5
关键词:美国教育技术教师标准 教师培训 教育技术能力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teachers(2008)in USA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education technology ability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China
Dong wensheng Yin xiaoyu Zhao wei
(School of Media,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in high speed and changing people’s life style and the study way.Moreover it sets a higher request to teacher’s ability. Effective teacher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ability.This paper introduced NETS for teachers firstly and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learn the experiences and implications from the standard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ability training in China.
Key words:NETS for teachers,Teacher training,Education Technology ability
引言
随着全球化数字化时代到来,知识大爆炸以及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得教师成为了当今社会上最具挑战性的职业之一。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不足已经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飞速发展下逐渐凸显出来。教育部于2004年12月25日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1],并在第二年实施这一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通过网络得知面向教师的美国08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一标准或许对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带来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美国08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美国教育技术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STE)牵头编写的《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2008版)》,标准从促进学生学习和创造性,设计评估工具,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提高公民素养和责任,以及教师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的发展等五个方面规定了所有教师的教育技术标准,具体包括:
1.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A.促进、支持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和发现,并以身作则。B. 鼓励学生使用数字化的工具和资源探究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C.促进学生使用协作性的工具来思考,以揭示和澄清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思考、规划以及创造性的过程。D.树立同学生、同事以及其它人在面对面或虚拟环境的学习中协同建构知识的榜样。
2.设计、开发数字时代的学习经验和相关评估工具:A.设计或者改编可以将相关数字化工具及资源整合进来的学习经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B.创设信息技术丰富型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追求个体的自主成长,并成为设定自我教育目标、管理自己学习过程、评估自己学习结果的积极参与者。C.设计多样化及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以满足学生在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的不同以及使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能力方面的差别。D.为学生提供关于内容和技术标准的多样化的形成性或总结性评估,并使用评估报告中结论性数据引导学习和教学。
3.成为数字化时代工作和学习的典范:A.在技术系统中流畅地使用各种技术,并能够将现有知识迁移到新的技术、新的情景中去。B.与学生、同事、家长及社区成员合作使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支持学生有效学习和创新能力发展。C.使用各种数字化时代的媒介和方式与学生、家长及同侪就一些信息和想法进行有效沟通。D.成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和新兴的数字化工具来寻找、分析、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以支持研究和学习的榜样。
4.提高数字化时代公民素养及责任意识并成为典范:A.提倡、示范并讲授安全地、合乎法律和道德规范地使用数字化信息和技术,包括尊重版权、知识产权以及资料的恰当来源。B.按照“学习者中心”策略的要求,为所有的学生根据其不同的需求提供平等地使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及资源的机会。C.示范并促进学生养成与使用技术和信息相关的网络礼节和负责任的社会交互行为。D.通过使用数字化交流、协同工具,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侪及学生进行交流过程中示范并发展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全球意识。
5.注重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的发展:A.参与当地或全球性的学习型社区,探索创造性的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B.通过对引入新技术的远景预测、共同参与决策、学习型社区建设、提升他人的信息技术水平和领导力来展示自身的领导力。C.定期对当前相关研究及专业实践做出评价和反思,以便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及新兴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D.为卓有成效的、充满活力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教育事业及学校和社区做出贡献。[2]
2008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它更加强调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强调自主学习;其次对教师熟练使用技术工具来促进学生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提出教师应以身作则,不仅成为学生的榜样而且要成为提高数字化时代公民素养和责任的典范;最后,该标准突出强调了教师领导力的概念。指出教师应该引入新技术的远景预测、共同参与决策、学习型社区建设、提升他人的信息技术水平和领导力来展示自身的领导力,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2005年4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又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这一项目包括培训,考试,认证等三个部分。至此以后,轰轰烈烈的教师培训在各级各类院校展开,让广大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已经成为各类学校重要的任务。笔者通过文献调查法,对教育技术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两本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研究,下图是从2001——2007年期间,两份杂志发表的文章分类统计如下:
表1:文章分类统计
通过上图,可知关于教师培训的研究在2004年达到最高峰,原因也许是当年国家教育部提出了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掀起了一轮研究热潮。可以预见的是美国08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出台,必将再次掀起一番研究热潮,我们拭目以待。笔者通过对文献的调研,发现期刊论文关于教师培训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教学模式,培训的理念与理论,培训的案例,培训的现状等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内涵缺乏深刻的认识
在培训过程中,有些培训教师甚至一些学校的领导对教师培训的内涵认识不足,其中一个典型的看法是将信息技术培训等同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认为掌握了信息技术能力就是掌握了教育技术能力[3]。导致的结果是只培训教师使用软件的技能,并没有真正提高教师在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
2.缺乏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在文献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虽然在培训中学习了现代教育技术,但是或是学而不用,或是依赖于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并且这些教师大多数参加教师培训的动力并不是完全源于他们的工作需求和自身发展,而是迫于晋升职称的压力,为了拿到一纸证书参加培训,这种被动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培训教师难以适应全面的培训
现在不少培训项目都交给高校承办。尽管师资力量强大了不少,但是不少教师身兼数职,有些教师还有科研、教学等任务,所以难免对培训项目倾注的精力打了折扣。
4.培训学员数量大,接收培训教师水平差异大,并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由于培训项目是大面积的,接培训的人员数量大,本身不利于教师的教学,而且被培训的人员教育技术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对教育技术一窍不通,而有的教师却干脆就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因此,培训并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三、美国08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我国教师培训的启示
笔者根据文献查阅发现,我国尚有许多接受完培训的教师对教育技术是什么不慎了解或者根本不知道,说明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还有待发展。笔者结合2001年到2007年的相关文献并结合美国教育技术08教师标准,我们认为在以下方面可以得到启发:
1.培训制度
我国的教师培训都是在职培训即职后培训,这样一来对教师而言,他们只有在晋升职称的时候感受到了压力,但终究没有工作压力。一部分教师对教育技术就是敷衍了事,不重视,即使学会了也不在课堂上使用。从美国教育技术教师标准就可以看出,在美国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很高。要想从事教师职业必须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要想获得证书必须达到各项标准[4]。“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就是其中的标准之一,并且该标准贯穿了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
尤其美国把对师范生教育技术的培养延续到执教阶段,并采取教师五年一周期的认证方法,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以及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真正让广大教师做一个令学生信服的榜样和模范。
2.培训内容
我国的培训非常重视教师对技术的掌握,尤其是在职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更注重培训教师教学软件制作能力,制作教学软件的课程占了很大比重,而教师教学设计的系统思想方法、对于现有资源的利用和整合等方面则往往为培训所忽视。在美国培训内容一方面是利用各种技术在教育中的基本应用方法,另一方面是利用教学设计系统观并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侧重培养教师“信息技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3资源平台的建设
美国教育技术教师标准明确指出创设信息技术丰富型的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在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的不同以及使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能力方面的差别。而在我国课程资源缺乏,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尤其缺乏。即便有也没有有效的共享机制。各个培训点的课程资源都是自主安排的,优秀的课程资源未能得到广泛共享,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浪费了资源开发的成本。根据美国教育技术标准,我们应该建立一系列的课程资源库和教育技术培训博客群等虚拟学习社区和网站。
4.加强教师培训的横向发展
标准第五点明确提出新名词“注重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的发展”,不仅强调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更强调教师应该在群体中发挥专业领导力的影响——通过对引入新技术的远景预测、共同参与决策、学习型社区建设、提升他人的信息技术水平和领导力来展示自身的领导力。启示给我们的是,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师肩负的责任更大,学的东西更多。对于领导力的培养,可以的话请一些管理类的资深专家给广大教师做报告,这样一来有助于教师的领导力的发展。
5.加强教师合作,培养全球意识
标准中提出“树立同学生、同事以及其它人在面对面或虚拟环境的学习中协同建构知识的榜样”。因此,培养教师的协作意识和全球意识是必要的,这样既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又能提高教师的协作学习素养,这样教师就成为了学生的榜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协作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要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并真正的用于教学和生活,就应该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定期化和规范化。同时,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变化,我国教师培训也应该与时俱进,从美国08 教师标准中去粗取细,去伪存真并结合我国实际来开展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进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改善教学效率,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4
[2] 刘志波 许惠芳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2008版)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 2008 年9
[3] 何克抗 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 中国电化教育 2006.11
[4] 刘翠航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 2001.5
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
一.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1. 94'教育技术新定义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了西尔斯(Seels)与里奇(Richey)合写的专著:“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该书是在 AECT主持下,通过美国众多教育技术专家的积极参与,并举行一系列专题学术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历时5年时间,最后由西尔斯和里奇总结成文。所以该书实际是美国电教界的集体研究成果。书中对教育技术学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义,该定义反映了美国电教界,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前国际电教界对教育技术的新看法。根据这个定义,作者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作出了新的界定。1994年的“美国教育媒体与教育技术年鉴”对该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该书对教育技术学所作的新定义有广泛的基础,指出该定义不仅通过了AECT专业协会的审核,而且得到这一领域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认可。因此,我们认为按照这一新定义来认识当代教育技术学的特点及其研究内容,是比较符合当前的世界潮流,也是比较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的。这一新定义是这样的:“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其中每一个领域的具体研究内容则如图1所示。图1.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略)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是指,为达到给定的教学目标,首先要进行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和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策略中又包含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方法等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的教学系统与教学信息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内容和相应知识点排列顺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信息与反馈信息的呈现内容与呈现方式设计以及人机交互作用的考虑等等)。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开发包括,将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基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利用,应强调对新兴技术(包括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与传播,并要设法加以制度化和法规化,以保证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f6 管理,包括教学系统、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研究计划与项目的管理。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评价,既要注重对教育、教学系统的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并以此作为质量监控的主要措施。为此应及时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参照规范要求(标准)进行定量的测量与比较。 2. 77'教育技术老定义与新定义的比较在确认并发表94年的教育技术新定义之前,AECT曾于1977年正式公布过一个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那个定义是这样的:“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各种人、各种方法、各种思想、各种设备和组织机构,而这些人、方法、思想、设备和机构是在分析人类学习中的所有各方面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 长期以来,这个定义一直被认为是对教育技术的最权威的概括,没有人提出过怀疑,直至80年代末,美国教育技术界才有人指出,该定义已经过时,需要进行修改。仔细分析77年的老定义,不难发现它与94年的新定义之间有以下几点明显的区别: (1) 老定义认为教育技术只是一个“过程”,该过程包括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例如人和设备,思想和方法等);而新定义则认为教育技术是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全面研究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 (2) 老定义所说的“过程”是指人们将先进的技术设备、思想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并使之优化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应用过程,换句话说,老定义只是把教育技术看作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应用,而没有把它看作是一门独立的有自身理论体系的学科;新定义则把教育技术看作是指导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各种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即认为教育技术已形成了一套用于指导优化学习过程的各种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体系,因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3) 老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应用于教育的过程,其着眼点只是实际应用;新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研究如何优化学习过程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其着眼点是既重实际应用又重理论研究。 (4) 老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包含与人类学习诸因素有关的过程,这里所说的“人类学习”(human learning)概念是比较笼统、比较抽象的,既不能为教学设计提供明确的指导思想也不能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指明方向。而新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这里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proces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概念则是很明确、很具体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它有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之分。人类资源包括教师、辅导员和学习小组;非人类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所有教学媒体都是物化的硬设备,而教学环境则不仅有硬设备(如教室和实验),还包括通过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某种交互作用而体现的教学模式(如个别化教学模式或协作型教学模式)。在新定义中用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概念取代比较笼统、抽象的人类学习概念,对于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表明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即认知过程;同时也要考虑学习资源。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中不仅要注意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也要注意教学模式的设计。忽视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是不完整的、不可取的,是不符合现代教育技术学的要求的。这样,就不仅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全面的、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教育技术学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94'新定义与77'老定义相比,不仅在表述上更为简洁、明确,而且更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与实质,因而更全面、更深刻。这表明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已逐渐由表及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教育技术本身也已由一般的应用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有自身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的学科。这种情况反映了信息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 3. 94'教育技术新定义给我们的启示结合我国当前电教事业和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现状,认真学习94'教育技术新定义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有用的启迪与教益,从而对推动我国电教事业和教育技术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94'新定义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这两个方面考察了教育技术学的性质和研究内容,如上所述,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因此主要涉及的是“人”(学习者);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因此主要涉及的是“物”。多年以来,我国有些电教工作者由于受77'老定义的影响往往只见物不见人,只关心学校电教设备的配置,而不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认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学习是校长和老师们的事,和电教工作者无关。少数地方的教育领导部门也持有类似的看法,致使个别地方的电教馆等同于仪器设备供应站,未能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学习94'教育技术新定义,首先就要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这两个方面来正确认识教育技术的性质与作用,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尤其要强调学习过程这一方面。这样,才能使广大电教工作者从传统的只管物不管人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胆投身到学校教学改革中去,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帮助各科老师运用好电化教育手段。这样,我们电教工作者的路子就会愈走愈宽,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就学习资源(即主要涉及“物”的)设计而言,由于人类学习资源(如教师、辅导员等)是事先确定无法选择的,所以学习资源设计一般是指非人类学习资源,即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的设计。多年以来,由于受77'教育技术老定义的影响,我国电教界往往只注意到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这一个方面,而忽略了教学环境设计这一方面。不少同志误认为“电教”或者“教育技术”只是研究“媒体的理论与应用”,有少数同志干脆认为“电教”就是“媒体的应用”,更有甚者,把媒体作更加狭隘的理解,到80年代后期还认为媒体就是(或者主要是)“视听媒体”,把计算机及其它新型媒体均排除在电化教育之外,从而造成有一段时间“电化教育”等同于“视听技术”的观念在我国甚为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电教事业的发展。所幸的是,近年来这种认识从领导到群众均有了较大的转变,从而使我国电教事业逐步走上更加健康发展的轨道。 (3) 就教学环境的设计而言,由于和硬设备有关的环境(如教室和实验室等)要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往往难以选择,所以教学环境的设计一般是指与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关的教学模式的设计。多年以来,由于受77'教育技术老定义的影响,在我国电教界乃至整个教育界不少人对教学环境设计都存在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识,以为教学环境设计只是盖校舍建机房,而对教学模式的设计则从不考虑。这样就造成一种很奇特的现象:一方面由于教育经费短缺,机房建设和设备添置非常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不重视学习过程和教学模式的设计,致使不少花费大量投资建设的机房和用重金添置的设备长期积压,除了供人参观,炫耀一番以外,在教学上几乎不起多大作用,甚至完全不起作用。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认识至今在不少基层领导中仍相当根深蒂固;只重视硬件投资,不重视软件建设;购买设备不看现实的条件和需要,只是互相攀比,盲目追求高档次。令人痛心的是,这种现象至今还没有得到纠正,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事实上,从教学环境的设计要求来看,其重点应放在教学模式的设计,而不在硬设备的建构。当然,硬设备条件的改善是必要的,但设备是死的,而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却是活的,重视教学模式和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开发就可以在一定的硬设备条件下,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对于我们这个还比较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应当这样做。\par 总之,对于我国电教工作者来说,既要注意研究媒体的理论与应用,更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教学模式,这就是我们通过学习94'教育技术新定义所获得的最重要的启示。 二.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八十年代后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科学委员会考虑到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有深刻的影响,于是计划对该领域作一次全面的调查与研究,由此导致“高级教育技术”(Advanc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简称AET)专门研究项目的确立。AET项目得到NATO科学委员会的支持与资助,并于1988年开始实施。该项目持续6年,曾先后组织过多达50次的高级研讨会和专题学术讨论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有成员国的几百名一流教育技术专家多次参予了这些会议,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的前沿课题以及这些新发展对教育、教学领域产生的影响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研讨,在不少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分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ET项目的研究结论,并综合近年来有关教育技术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例如美国的AECT年会以及UNESCO召开的亚太地区教育技术专家研讨会)的主要观点,可以看出当今教育技术的发展有以下趋势: 1. 网络化 (1) Internet的由来与发展 教育技术网络化的最明显标志是交互网(Internet)应用的急剧发展。Internet实际上是遍布全球的网络的集合。它的前身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高级研究项目机构)网,该网络在60年代和70年代为军队提供可经受住核袭击的可靠通信,当时网络中只包括上千台大中小型计算机。后来非军事系统的研究人员和科学家对联网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满足这方面的需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于1986年实施了一项功能更为强大的新的骨干网计划,该网就被称作NSFNET。与此同时还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使非军事系统的大学和企业部门的研究人员都可以入网。 到80年代后期,美国国会担心在超级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方面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落在后面,就通过了一项“高性能计算法令”,这项立法是由当时的参议员阿尔伯特.戈尔(Albert.Gore)提议,其目的是将原有NSFNET的性能升级,并大大扩展其使用范围,使包括中小学教师,农村医生和图书管理员在内的人群都能入网。这项新的高速骨干网的试验项目被称作NREN(Nation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Network,即国家研究与教育网),它就是目前Internet的主要骨干与基础。 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为了解决资金不足问题,通过允许像IBM,AT&T和Sprint这类公司承担网络管理的责任,逐步使网络实现私有化。从那以后,这些公司就陆续宣布了对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的计划(例如Sprint公司和它的伙伴已保证今后十年要在这方面投资200亿美元)。 就传输速率而言,Internet网已从早期ARPA网时代的56Kbps(bits-per-second)提高到1992年基于NSFNET的 45Mbps(提高近1000倍),这是一个很大的跃进。事实上,这样的网络传输率相当于每秒传送500页的文本,或是每分钟传送两套大百科全书。而下一步基于NREN的Internet将要把传输速率再提高1000倍,即达到几十Gbps(每秒几百亿位)以上。这样的传输速率是极为惊人的,因为这相当于在一分钟之内传送整个美国国会图书馆全部图书所包含的信息量。这就是大众媒体广为宣传的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 据最近的报道,目前已在Internet上联接的各种计算机已达400万台,网上的用户已达3000万以上,而且还在以每月递增用户10%的速率急剧增长。专家们认为,这种增长势头估计会持续到下个世纪初,直至所有使用计算机的人都成为网上的用户为止。 体现在Internet上的这种远程、宽带、广域通迅网络技术的重大革命,肯定会对未来的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变上,而且将引起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2) 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 加拿大开放大学研究与发展规划中心的贝兹(A.W.Bates)博士,于1994年6月,在他为“教育多媒体与超媒体”国际会议所作的特邀报告中,对基于未来的Internet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并通过一个实例对这种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作了生动的描绘。在贝兹的实例中,学习者是苏珊小姐,她是一名为电视台制作动画的美工人员。她正在设计某种动画,为了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她需要学习和咨询,并希望通过这种学习掌握一种制作动画的最新技术。根据她原来的了解和同事们的帮助,她打听到国内该领域著名专家的名字(假定是维纳),但距离较远,于是苏珊通过多媒体教育网络给维纳打可视电话,向他请教有关问题。维纳便把关于该同题的软件从自己的文件中调出,和苏珊在网络上共同讨论(通过可视电话,这种网络上的讨论就象面对面的讨论一样)。苏珊提出几个问题请教维纳,并在维纳指导下做几个用新技术制作动画的作业,然后苏珊把具有新技术特点的软件从维纳的文件上拷贝下来。当然,苏珊和维纳都应该是事先在这种教育网络中注册登记过的。这样,当苏珊拷贝软件后,在苏珊的工作站上将会自动显示出将该软件拷贝下来所需支付的版权使用费,以及每分钟向维纳请教或咨询所需付出的费用。在刚才的教学过程中,维纳也可能向苏珊请教或咨询某些他所关心的问题或信息,若有这种情况出现,则苏珊的身份将由学生变为教师并且反过来要向维纳收费。当苏珊把所需的软件拷贝下来后,她就不仅得到了这种新技术而且可以随时向维纳请教和该软件有关的问题。\par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全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这种教育体制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全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个人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不仅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一身二任,就是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既是学生又是教师,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工作与学习完全溶为一体,上班工作,下班学习的界线被打破,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在你工作或学习感到疲劳时,可以从电影资料库中随时调出你所喜欢的任一部电影或从音乐资料库中调出你所喜爱的任一首交响乐来欣赏),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自由;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一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可以得到每个学科第一流老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当面 ”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最著名图书馆(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或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到最新的信息和资料……。由于是基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多媒体教育网络,所有这些都可以在瞬息之间完成,你所需要的老师、专家、资料和信息,都是远在天边,但又近在眼前。世界上的每一个公民,不管其家庭出身、地位、财富如何,都可以享受到这种最高质量的教育,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 在上述教育网络环境下,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即可以开展集体讨沦或辩论),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所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的,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学习者可以在家里或是在办公室学习(通过工作站),也可以在旅途中学习(通过便携式多功能微机)。 纽约大学校长赫伯特·兰道1990年曾预言,要在校园中度过4年的传统大学将要消亡,这个预言是否会实现?何时实现?目前还难以判断。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这种基于Internet的、不受时空限制的、真正的开放大学将会变得愈来愈普遍则是确定无疑的。 (3) 澳大利亚和日本的教育网络计划 由于Internet的前景如此广阔,目前世界各国对Internet的应用都极为重视,Internet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开始进入中小学和家庭。 例如,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共资源管理局已于1995年4月决定建立“澳大利亚教育网”,计划于1996年初开通,并通过Internet加入国际网络。该教育网不仅包括全部高等院校而且还要覆盖全澳大利亚的所有中小学。其主要目标有四项: ①鼓励所有各类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各类技术学校及大学)的学生、教师加入和使用Internet; ②鼓励开发可通过网络得到的各种教育服务(包括信息查询检索、信息发现、辅助学习、单科专业培训、系统学习与学位授与等等); ③通过网络为各地的教育与培训部门提供一个全国性的信息交流与协作服务中心; ④激发更多的信息技术发展机会。 日本政府也通过文部省与通产省合作于今年开始实施一个在基础教育领域有重大影响的“100所中小学联网”试验研究项目。共有遍布全日本各地的111所中小学(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参加试验,所有试验学校均要求利用联机系统加入Internet。该项目的目标是要在传统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的框架之外,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并通过网络使更为理想的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他们试验的基本出发点是确信:让学生在全日本范围乃至全世界范围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将大大增强他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出有高度创造性的、能适应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全新人才。我们认为日本政府的这种决策是有远见的。日本战败后,经济之所以能迅速振兴和日本政府一贯重视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分不开的。事实上,目前在日本的一般大学中Internet的应用也不过一两年,只是教授们较普遍加入了Internet网络,一般的大学生还没用上。可是就在这种刚起步不久的条件下,日本政府就敢于在100所中小学进行这种有相当规模的试验,这种气魄既让人钦佩也让人吃惊。但是更令人震惊的还在后头。让我们看看他们在这个项目中所作的试验吧!这个项目绝不只是像其他国家那样只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会使用Internet,而是要作一系列的科学研究与试验。目前在初始阶段要作的试验就有以下三个: ①南瓜生长模式研究:此项目要求全国范围的试验学校都要同时参与种南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当地南瓜种子的生长条件与形态,并通过Internet与其他地区试验校所观察的结果随时进行比较,以便了解超出正常气候与地理条件下南瓜的生长情况,激励学生去寻找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从而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书本的局限,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②酸雨研究:此项目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小培养起热爱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参加试验研究的学生要在老师指导下了解酸雨产生的原因、危害并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Internet学生们可以获取有关酸雨研究的最新的国内外情况及有关资料,从而使学生们从中学开始就能直接进入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破除对科研的神秘感,培养起敢于创新的意识。\par ③热点新闻论坛:计算机网络为试验校的所有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提供国内外最新消息报道,与此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交流观点、发表评论的公开论坛。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 从日本教科书修改事件中表现出的一再否认侵略行为和粉饰美化军国主义的倾向,再看看他们对培养年轻一代能力素质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可动摇的决心与咄咄逼人的气势,我们该作何种感想?!我们能不感到震惊、能不感到担忧吗?我们能不想一想: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下一代适应21世纪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同志们,千万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落在日本人的后头,更不能败在他们的手里啊。 2. 多媒体化 (1) 多媒体的概念 “多媒体”不是多种媒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集成在一起,它是用来扩展人与计算机交互方式的多种技术的综合。直至 90年代初期,人机交互方式仍主要是通过基于文字或简单图形的界面来实现,枯燥而单调。多媒体技术则为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全新的手段,这包括:高保真度的声音、达到照片质量的图像、二维和三维动画,甚至是活动影像。 近年来,在关于教育技术的国际性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上所发表的论文中有70%-80%都与多媒体有关,多媒体教育应用正在迅速成为教育技术中的主流技术,换句话说,目前国际上的教育技术正在迅速走向多媒化。 (2) 多媒体教学系统 与应用其它媒体的教学系统相比,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① 多重感观刺激根据心理学研究,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例如,视觉与听觉同时感知的信息要比单用视觉或单用听觉更全面、更深刻,也更有利于保持。\par ② 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 利用多媒体系统的声音与图像压缩技术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传输、存储、提取或呈现大量的语音、图形、图像乃至活动画面信息,这是一般的微机系统所难以达到的。 ③ 信息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 由于多媒体系统各种媒体信息的存储与处理过程都是数字化的,这就使得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高质量地实现原始图像与声音的再现、编辑和特技处理,使真实图像、原始声音、三维动画以及特技的一体化达到实用而完美的程度,从而使多媒体技术和产品可以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教学、培训和娱乐等方面。 ④ 使用方便、易于操作 这是广大用户乐于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同传统的键盘输入操作相比,多媒体教学系统以鼠标、触摸屏、声音选择输入为主,辅以键盘输入,并有直观的操作提示,这就使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可以轻松自如地进行操作。 ⑤ 交互性强 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丰富的图形界面反馈信息,与一般的CAI系统相比,用户拥有更大的操作自由度,用户可以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去控制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从而能实现更为理想的人机交互作用。 利用多媒体所具有的全新的交互方式,人们已开发出大量的、传统教学系统所无法比拟的完美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例如Voyager公司利用立体声与高质量画面的结合创造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这种交响乐使用户既可通过听乐曲来欣赏作品,又可看到该乐谱的详细结构,还可让用户读到贝多芬如何通过该作品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评论文章。这样,通过多种媒体(声音、图形、画面、文字)的综合表现,就可以使用户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对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 多媒体技术除了可直接应用于教学过程之外,在教育领域还有另一方面的重要应用,这就是电子出版物---以CD_ROM光盘作存储介质的出版物,例如,电子百科全书、电子词典、电子刊物等。在电子大百科全书中,它的每个条目不仅有文字说明,还有声音、图形、甚至活动画面的配合。当你查询到动物的“老虎” 这个条目时,不仅能读到关于老虎的动物学特性的描述,还能听到老虎的吼声,看到老虎的威猛形象;在读到有关老虎分类的内容时,你还可以看到一个个形象各异的东北虎,华南虎,美洲虎,苏门答腊虎……。当你查询到人物“毛泽东”时,你不仅可以看到毛泽东的传记,还可以听到他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伟大声音,可以看到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穿着绿军装检阅红卫兵的具体形象。 目前,在美国除了电子百科全书以外,还有电子新闻报纸、电子刊物,甚至教科书出版商也开始涉足电子出版领域。例如,Addison- Wesley,John Wiley & Sons等出版公司都已出版了基于CD-ROM光盘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学习软件包”,这些学习软件包不仅涵盖了原有文字教材的全部内容,而且图文、音像并茂,比原有文字课本丰富、生动得多。此外,还具有辅助教学功能,可以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布置作业。 电子出版物与传统的印刷出版物相比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优越性: ① 信息量大、存取速度快:每片CD-ROM上具有650MB的存储容量,因此在一片光盘上可以容纳上千幅照片,可存储3亿多个汉字(相当于10年的人民日报合订本),而且可以实现快速的查询和检索。 ② 信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由于存储容量大,使得声音和活动影像的存储也成为可能,因而可具有声音、图像、文字和活动映像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使电子出版物同时具有报刊、杂志、无线电广播和彩色电视的全部效果。 ③ 有形象直观的演示功能:在传统的印刷出版物中,涉及具体操作或抽象思想概念的说明,往往显得枯燥无味并难以理解;而这些内容在电子出版物中则可通过现场操作表演和具体形象的实例并配合声音加以说明,使读者获得第一手的感性认识,因而使有关内容变得易于理解。 ④ 不易损坏,可长期保存:由于纸张容易霉烂、变质、虫蛀,所以印刷出版物不仅占用较大空间,而且难以长期保存;电子出版物由于用CD-ROM光盘作存储媒体,不仅存储容量大,占用空间小(10年的人民日报合订本存放在资料室有一人多高,要占较大空间,若用光盘存储,只用很薄的一张就够了),而且寿命长,不会变质,不易损坏,因此,可以长久保存。 (4) 日本和澳大利亚发展多媒体教育应用的政策 自进入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迅猛发展,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多媒体应用,其势头更是锐不可挡。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各国政府都在调整或制订新的政策。 以日本政府为例,与多媒体教育应用有关的政策调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从1992年开始,文部省实施“多媒体教育软件研究与发展计划”。最初有七所中小学和三个研究机构参与试点;1993年试点单位增加到30所中小学和 8个研究机构;94和95年又分别再增加30所学校和两个机构,因此目前共有90所中小学和12个机构参与这项多媒体教育软件的研究与发展计划。 ② 日本文部省下属的“终身教育局”(该局不仅负责终身教育的规划与实施,还致力于促进新教育媒体在中小学和其它教育领域的应用)于1992年发表了一个文件:“关于利用新型教育媒体促进视听教育的报告”。在该文件中明确地把多媒体计算机和高分辨率电视看作是新型教育媒体,建议中小学和其它教育部门逐步采用。用政府文件形式来促进硬设备及有关软件在中小学的推广,这在日本是不多见的。 ③ 文部省于1994年建立了一个“制订多媒体时代教育政策”的工作组,该工作组于1995年1月提交一份政策研究报告,题目是“面向多媒体社会的教育政策”,并于1995年开始实施。该项政策中的一个最重大的举措就是上面介绍过的100所中小学校联入Internet网的实验研究项目。 ④ 从1993年开始文部省每年举办关于多媒体软件开发的培训项目,例如“多媒体教材制作培训课程”(由文部省下属机构“计算机教育中心”负责实施),除此之外,文部省和各地的教育部门每年还要组织若干次关于多媒体教育软件开发的研讨会与学习班,大力普及多媒体知识,以此促进中小学教学环境的(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变。\par ⑤ 鼓励各大公司、各大学以及民间学术团体积极参与多媒体教育软件的研究与开发。经过短短几年努力,目前日本已形成一支以三大研究组为核心的多媒体教育软件研制与开发队伍,这三大研究组是Osaka大学的研究组、国际基督教大学的研究组和NHK(日本广播公司)研究组。在NHK研究组成员中有不少也是来自大学,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在民间学术团体中以“日本视听教育协会”在多媒体领域影响最大。该协会过去一贯通过幻灯、投影、电视等视听媒体来促进教育,从1992年开始注意研究多媒体教育软件。到1995年它已成功地开发出“趣味阅读”、“天气变化”、“语言学习”和“Bunkyo博物馆”(文京博物馆)等七个优秀多媒体软件,(其中有些已压成光盘)连同普及、介绍多媒体知识与应用的录相带一起发行到全日本,获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该协会还积极与IBM、APPLE、富士通等计算机厂商合作,组织每年一次,每次三天的多媒体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作特约报告,让著名厂商介绍和展示最新多媒体产品。自93年以来每年一次,而且规模年年扩大。日本视听教育协会通过组织多媒体教育软件开发和开展多种学术活动,把协会办得有声有色,影响也越来越大,他们这些作法很值得我国电教协会借鉴。 澳大利亚在多媒体方面的政策也很值得关注:1994年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国家公共资源局发表了一项新的文化政策,该政策的突出特点是把交互式多媒体看作是信息时代起文化产品先导作用的“旗帜”,而给予高度重视,并置于优发展的地位。该项政策预测多媒体产品的发展将在今后10-15年经历三个阶段:头3至 5年将是基于CD-ROM的产品为主,随后是联机的PC服务,最后是基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宽带交互式服务。为了能适应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在今后4年内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以保证新文化政策的落实: ① 创建澳大利亚的有影响的多媒体企业; ② 建立技术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的多媒体教育应用与协作中心; ③ 委托主要的文化教育机构研制具有澳大利亚文化特色、适用于澳大利亚中小学的CD-ROM光盘; ④ 举办一系列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多媒体教育应用研讨会与培训班。 相信通过这些措施将会对高质量多媒体教育软件的开发起有力的促进作用。 3. 愈来愈重视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研究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应用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因此近年来,国际教育技术界在大力推广应用教育技术的同时都日益重视并加强对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研究,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重视教育技术自身理论基础的研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AECT学会针对微机的普及对教育技术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从1989年开始整整花费5 年的时间,组织国内上百名教育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参予调研,并先后召开过12次PIDT会议(是指完全由教育技术特别是教学设计领域的教授们参加的高级学术会议)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及研究领域,研究内容进行深入的专门研讨。在此基础上由西尔斯和里奇将讨论中达成的共识加以总结、整理、提高并写成专著“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最后该书经AECT审定通过以后,以AECT学会的名义发表。如上所述,该书对教育技术学给出了全新的、科学的定义,与此同时对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也从五个方面作了明确的界定。该书不仅是美国电教界的重要理论研究成果,也是当今国际电教界的重要理论研究成果,它将对整个 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起有力的推进作用,对我国电教事业的发展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另一方面是加强将认知学习理论应用于教育技术实际的研究。对于认知心理学来说,这类研究本属应用范畴;但是对于教育技术学来说,由于认知心理学是其理论基础之一,所以,上述研究属于教育技术学本身的理论方法研究。1993年美国AECT协会前主席罗伯特·海涅克在回顾近十年教育技术的发展时,指出这期间发生了六大变化,其中第一大变化就是认知学习理论开始占主导地位。这一变化主要涉及教育技术学的下列领域: (1) 关于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设计很重视教学目标分析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学习环境的设计以及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互作用方式的教学模式的设计却重视不够。近年来,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的普及,人们认识到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可能向学生直接灌输知识,必须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理想的交互作用方式以利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对于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的设计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微世界”学习环境和“反应式”学习环境就是目前公认的比较符合认知心理的两种学习环境,并已广泛应用于CAI和ICAI的课件设计之中)。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中,长期统治CAI领域的“个别化”模式也已被打破,因为根据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发现,个别化模式确实有利于发挥认知主体的主动性,但是就其学习效果来说,往往只对涉及较低级认知能力(如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的学习目标比较有效,而对涉及较高级认知能力(如分析、综合、评价和复杂应用)的学习目标则不如“协作型” 教学模式。换句话说,教学中应采用何种模式应由学习目标和内容来决定,不能千篇一律。 (2) 关于教学媒体的设计 教学媒体的设计包括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媒体内容呈现方式的设计。在利用多种传统媒体实现组合教学时需要考虑这方面的设计,在基于多媒体计算机实现的辅助教学中更要考虑这方面的设计。为了使媒体的利用能在教学中发挥最佳的效果,教学媒体的设计除了要考虑教学目标控制原则、教学内容符合原则和教学对象适应原则以外还必须有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依据。根据加涅的研究,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包含九个阶段,这九个阶段所涉及的主要心理活动有注意、知觉、记忆和概念形成等四种。换句话说,这四种心理活动与教学过程密切相关,当然也就与教学媒体的设计密切相关。仔细分析这四种心理活动所具有的各种特性以及这些特性与媒体呈现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一批很有价值的结论,这些结论对于教学媒体的设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从而使教学媒体的设计可以建立在坚实的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3) 关于学生模型的设计 学生模型是用于记录学生情况的一种数据结构,是为了使CAI或ICAI在进行教学时能了解所教对象,做到比较有针对性而建立的。传统的学生模型绝大多数都是“知识型”,即只能记录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目前的学生模型已逐渐转向“认知型”,即着重记录学生关于当前所学概念的认知结构与认知能力特点。实现认知型的学生模型建造,其关键是要解决认知结构的形式化表示与认知能力的表征及定量测量问题,目前这些问题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也是当今教育技术的前沿课题之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科学委员会的AET项目所列八大研究课题第三项便是“学生模型建造与学生错误诊断”。 4. 愈来愈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 智能辅助教学系统由于具有“教学决策”模块(相当于推理机)、“学生模型”模块(用于记录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和“自然语言接口”,因而具有能与人类优秀教师相媲美的下述功能: .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特点和当前知识水平; .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最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允许学生用自然语言与“计算机导师”进行人机对话。 因为基于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AI)技术具有上述功能,因此,目前在高级教育技术领域都倾向于引入AI技术。在NATO科学委员会的AET 项目所列入的八大研究课题中有四项都要直接应用到AI,如第一项是“任务分析与专家系统”第四项是“个别指导策略与对学习者的控制”,第三项是“学生模型建造与学生错误诊断”,第六项是“微世界与问题求解”。其中第一,四项完全应用AI技术,第三,六项则后半部分(“学生错误诊断”和“问题求解”)要用到 AI技术。目前在教育技术中涉及到AI的主要有以下领域: (1) 知识的表示与访问:知识库是实现知识推理与专家系统的基础,而建造知识库的前提则是要解决知识的形式化表示以及知识的访问与调用问题,因此,知识的表示与访问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将AI引入教育领域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难题。在NATO的AET项目所组织的多达50次的高级研讨会和专题学术讨论会中,最后一次会议即“最终高级研讨会”是最重要的,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三篇由特约的著名专家撰写的关于教育技术发展趋势的、带有总结性的论文,由于这三篇论文意义重大,因而被作为AET最终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之一,提交给了NATO的科学委员会。这三篇论文中第一篇的题目就是“高级教育技术:重新访问知识”,该文的基本思想是强调要按照教育技术观点和教学设计理论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重新表示和重新访问。 (2) 对学生错误的自动诊断:不仅要能发现学生的错误,而且要能指出学生错误的根源,以便作出有针对性的辅导或学习建议。为了能正确作出诊断,通常要跟踪学生的思维过程。因此错误自动诊断问题既与AI技术有关也与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特点即与学生模型的建造有关。 (3) 实现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如上所述,超媒体系统有理想的教学环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但不能保证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而且由于不了解所要教的对象,所以不能作到有针对性的指导,不能因材施教学。智能辅助教学系统正好与此相反。将二者结合起来,就可实现性能互补,从而研制出新一代高性能的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但是要实现二者的结合也不是简单的事情,这是因为超媒体系统中的信息组织与管理方式是基于Hypertext技术,而AI中知识与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则由知识表示方法来决定。二者是有矛盾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从而实现AI与超媒体的理想结合是当今教育技术领域的另一个前沿课题。 5. 愈来愈强调教育技术应用模式的多样化即使是象美国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属的这类发达国家,对教育技术的应用也不是同一模式、同一要求,而是根据社会需求和具体条件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应用层次,采用不同的应用模式。目前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应用大体上有以下四种模式: *基于传统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视听设备、语言实验室等)的“常规模式”; *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多媒体模式”; *基于Internet的“网络模式”; *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模式”;其中常规模式即使是在发达国家目前也仍然是主要的、大量的,尤其是在广大中小学更是如此。多媒体模式和网络模式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美国发展异常迅速,包括中小学在内已有相当数量的一批学校配置了多媒体计算机并且联入了Internet。但是,直到1994年在向NATO科学委员会提交的AET最终研究报告中仍承认,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内,“PC机尽管已引入了中小学,但是在教育上的普遍应用还没有成为事实”,“复印机、录像机、投影仪或许还有电话它们对教育的影响迄今为止要比PC机和工作站要更大些”。报告中还强调,“新交互作用技术的应用一定要真正适合于学习的目的;新的教学手段的引入,原则上要在同样成本条件下有较优越的性能或是在同样性能条件下有更低的成本才予以考虑”。这就表明,常规模式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发达国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是教育技术应用的主要模式,因此必须继续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中小学更应如此。那种不看实际需要,不看现实条件,盲目追求高档次,一窝蜂地买高级设备,而不管它是否真正适合于学习的目的,更不管它性能价格比优劣的作法是不可取的,既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也不符合世界的发展潮流。当然在重视常规模式的同时,对于当前正在迅猛发展的“多媒体模式”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模式”,我们也应给予充分的注意。因为这些新模式代表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也代表教育技术的未来,所以尽管这类应用模式目前还是少数,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多数,甚至取代常规模式的统治地位。所以对少数有条件的地区(例如沿海和京、津、沪地区)逐步试验和推广多媒体模式和网络模式,我们应予以支持。但是这样作一定要适合于学习的目的,一定要争取以最低的成本换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至于“虚拟现实”模式,由于设备昂贵,目前还只是应用于少数高难度的军事和医疗模拟训练以及一些研究领域。这是一种最新的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尽管今天还很不普遍,但它有非常令人鼓舞的美好前景,因此有必要对它作一个扼要的介绍。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由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人工世界。在这个人工世界中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要进入虚拟现实的环境需要戴上一个特殊的头盔(head_mounted display),他可以使你看到并感觉到计算机所生成的整个人工世界。为了和虚拟环境进行交互,需要戴上一副数据手套----它使穿戴者不仅能感知而且能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par 多媒体计算机和仿真技术加上特殊头盔和数据手套可以产生一种强烈的幻觉,使得置身其中的人全身心的投入到当前的虚拟现实世界中,并对其真实性丝毫不产生怀疑。例如,达特茅斯医学院所开发的一种“交互式多媒体虚拟现实系统”,可以使医务工作者体验到并学习到如何对各种战地医疗的实际情况做出反应。利用该系统的实习者可以感受到由计算机仿真所产生的各种伤病员的危险情况,实习者可以从系统中选择某种操作规程对当前的伤病情况进行处理并可立即看到这种处理方式所产生的后果。为了使实习者获得更深刻的体验,系统还可仿真各种外科手术,其内容包括一般的开刀直至复杂的人体器官替换。这种虚拟环境使医学院的大学生不必冒任何医疗事故的风险就可以反复实习病房中的各种实际操作,并可尝试选择不同的技术处理方案以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和进行某种技能的训练。\par VR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另一个例子是创建一种虚拟的物理实验室。物理学按其本身的性质提出了许多“如果...将会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通过直接观察物理作用力对各种客体的作用效果来进行探索。休斯顿大学和NASA(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约翰逊空间中心的研究人员建造了一种称之为“虚拟物理实验室” 的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直观地研究重力、惯性这类物理现象。使用该系统的学生可以做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在内的各种实验,可以控制、观察由于改变重力的大小、方向所产生的种种现象,以及对加速度的影响。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得第一手的感性材料(直接经验),从而达到对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的较深刻理解。 VR技术在化学教学中也取得了显著效果。北卡罗莱纳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研制了一种可以让用户用手操纵分子运动的VR系统。用户戴上头盔并通过数据手套进行反馈控制,可以使分子按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不难看出,这种VR系统不仅在教学上有重要意义(例如可直接观察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而且在科学研究上也有重大的价值按某种新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分子结构很有可能是治疗某种疾病的新药,或者是工业上所需要的某种特殊材料。除此以外,VR技术还可应用于历史学的学习与研究,使学生和研究人员可以重新回到历史中去亲身体验当时的事件;还可通过仿真热带雨林来了解和研究生态学。总之,VR技术可以应用于大中小学各门课程的研究与学习。
贝瑞特最后的对话:金融危机中要注重技术创新
英特尔董事长贝瑞特(腾讯科技摄)
英特尔董事长贝瑞特(腾讯科技摄)
腾讯科技讯 4月8日上午,英特尔董事长贝瑞特在结束完主题演讲后,接受国内部分媒体采访。这或许是他以英特尔董事长身份与国内媒体最后一次对话。今年5月,贝瑞特将卸去董事长职务。
采访中,贝瑞特依然强调农村信息化、教育、技术创新、医疗等领域。他表示,农村信息化不仅是将电脑卖出去,也能在解决应用的过程中创造大量就业。他说,金融危机中依然要重视农村信息化,重视技术创新。
对于中国市场的机会,贝瑞特表示,英特尔一直在与成千上万的开发者进行合作,开发各种应用,并和联想、方正等OEM厂商、系统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将最新的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在医疗领域,英特尔组建的联盟中也有150多家合作伙伴在开发即插即用的远程医疗设备和应用。
他说,英特尔也注重在中国的投资机会,目前英特尔投资在中国投资了80多家企业,并于去年的此时(2008年4月8日)启动了数额为5亿美元的第二期投资。在中国教育领域,英特尔也参与了许多教育项目,希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些主题与贝瑞特今天在IDF上所进行的主题演讲一脉相承。当天上午,贝瑞特发表了其在中国市场最后一场公开演讲,他说,教育是提高竞争力的出发点和基石。,教育越高,带来竞争力越高。而且中国还有更多前进的机会。他也表示,中国将有可能成为创新的大本营。
当天上午,贝瑞特也呼吁大家继续投资,并对中国的4万亿投资计划表示了赞赏,贝瑞特说,金融危机中不能通过省钱的方式来度过危机,而是通过投资。即在教育和医疗等领域进行投资。这一表态和英特尔在9年前的互联网泡沫破灭时的表态一致,9年前,英特尔公开呼吁大家进行研发投资以渡过危机。
英特尔董事长贝瑞特(腾讯科技摄)
腾讯科技讯 4月8日上午,英特尔董事长贝瑞特在结束完主题演讲后,接受国内部分媒体采访。这或许是他以英特尔董事长身份与国内媒体最后一次对话。今年5月,贝瑞特将卸去董事长职务。
采访中,贝瑞特依然强调农村信息化、教育、技术创新、医疗等领域。他表示,农村信息化不仅是将电脑卖出去,也能在解决应用的过程中创造大量就业。他说,金融危机中依然要重视农村信息化,重视技术创新。
对于中国市场的机会,贝瑞特表示,英特尔一直在与成千上万的开发者进行合作,开发各种应用,并和联想、方正等OEM厂商、系统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将最新的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在医疗领域,英特尔组建的联盟中也有150多家合作伙伴在开发即插即用的远程医疗设备和应用。
他说,英特尔也注重在中国的投资机会,目前英特尔投资在中国投资了80多家企业,并于去年的此时(2008年4月8日)启动了数额为5亿美元的第二期投资。在中国教育领域,英特尔也参与了许多教育项目,希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些主题与贝瑞特今天在IDF上所进行的主题演讲一脉相承。当天上午,贝瑞特发表了其在中国市场最后一场公开演讲,他说,教育是提高竞争力的出发点和基石。,教育越高,带来竞争力越高。而且中国还有更多前进的机会。他也表示,中国将有可能成为创新的大本营。
当天上午,贝瑞特也呼吁大家继续投资,并对中国的4万亿投资计划表示了赞赏,贝瑞特说,金融危机中不能通过省钱的方式来度过危机,而是通过投资。即在教育和医疗等领域进行投资。这一表态和英特尔在9年前的互联网泡沫破灭时的表态一致,9年前,英特尔公开呼吁大家进行研发投资以渡过危机。
2009年4月13日星期一
初识的教育技术学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教育技术学这个专业有了初步的认识。
教育技术学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
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改进。
效益的体现是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效率的体现是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五个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教育软件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的八门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学与教的基本理论.教学系统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远程教育基础.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媒体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项目实践。
教育技术学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
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改进。
效益的体现是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效率的体现是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五个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教育软件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的八门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学与教的基本理论.教学系统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远程教育基础.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媒体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项目实践。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初识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教育技术?它将如何改变我的教学……?当你参加到这个培训中时,你头脑中可能会萦绕着这样一些问题。那么,请观看下面的这些案例,与教育技术进行一次亲密接触。
初识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教育技术?它将如何改变我的教学……?当你参加到这个培训中时,你头脑中可能会萦绕着这样一些问题。那么,请观看下面的这些案例,与教育技术进行一次亲密接触。
小案例1:
小学语文《比尾巴》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讨论“松鼠的尾巴像什么” [观看]
小案例2:
小学数学课《快乐的星期六》上课片断。 [观看]
小案例3:
初中生物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教师将计算机与显微镜相连,将学生实验小组制作的洋葱表皮切片呈现给全体学生,并讨论实验现象。 [观看]
小案例4:
高中物理课中,教师利用模拟实验软件模拟平抛物体运用,以说明平抛运动有什么特点。 [观看]
小案例5:
高中物理课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使用“课堂应答系统”答题,教师的答题情况可以马上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观看]
教育技术培训日志1 - 似曾相识 - 无可奈何花落去小活动
请在你的笔记本上回答下列问题:
* 在上述的例子中,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 你认为技术还可以在教育教学中起哪些作用?
* 你所任教的班级中,存在哪些困扰你的问题希望技术帮助解决?
* 到现在为止,你是如何理解教育技术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计算机和网络就是已经掌握了教育技术吗?
了解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基本含义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做出如下定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这一定义通常被称为AECT’94定义,其概念框架可以用下图说明。
教育技术培训日志1 - 似曾相识 - 无可奈何花落去
教育技术培训日志1 - 似曾相识 - 无可奈何花落去小活动
请你合上书本或者离开电脑,在你的笔记本上回答下列问题:
? 教育技术以什么为研究对象?
?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哪5个方面?
模块1测验
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进行整合时,其教学应用功能主要体现在:( )
选择一个答案
b. 各项都是 正确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8/8。
2
分数: 8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教学过程 正确
d. 教学资源 正确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8/8。
3
分数: 8
教育技术的本质是:( )
选择一个答案
d. 运用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 正确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8/8。
4
分数: 8
根据 AECT 的 94 定义,教育技术包括设计,开发,(),( )和评价五大部分。( )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利用 正确
d. 管理 正确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8/8。
5
分数: 8
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以下哪种?( )
选择一个答案
b.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是有着交叉的地方 正确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8/8。
教育技术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教育技术?它将如何改变我的教学……?当你参加到这个培训中时,你头脑中可能会萦绕着这样一些问题。那么,请观看下面的这些案例,与教育技术进行一次亲密接触。
初识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教育技术?它将如何改变我的教学……?当你参加到这个培训中时,你头脑中可能会萦绕着这样一些问题。那么,请观看下面的这些案例,与教育技术进行一次亲密接触。
小案例1:
小学语文《比尾巴》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讨论“松鼠的尾巴像什么” [观看]
小案例2:
小学数学课《快乐的星期六》上课片断。 [观看]
小案例3:
初中生物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教师将计算机与显微镜相连,将学生实验小组制作的洋葱表皮切片呈现给全体学生,并讨论实验现象。 [观看]
小案例4:
高中物理课中,教师利用模拟实验软件模拟平抛物体运用,以说明平抛运动有什么特点。 [观看]
小案例5:
高中物理课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使用“课堂应答系统”答题,教师的答题情况可以马上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观看]
教育技术培训日志1 - 似曾相识 - 无可奈何花落去小活动
请在你的笔记本上回答下列问题:
* 在上述的例子中,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 你认为技术还可以在教育教学中起哪些作用?
* 你所任教的班级中,存在哪些困扰你的问题希望技术帮助解决?
* 到现在为止,你是如何理解教育技术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计算机和网络就是已经掌握了教育技术吗?
了解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基本含义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做出如下定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这一定义通常被称为AECT’94定义,其概念框架可以用下图说明。
教育技术培训日志1 - 似曾相识 - 无可奈何花落去
教育技术培训日志1 - 似曾相识 - 无可奈何花落去小活动
请你合上书本或者离开电脑,在你的笔记本上回答下列问题:
? 教育技术以什么为研究对象?
?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哪5个方面?
模块1测验
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进行整合时,其教学应用功能主要体现在:( )
选择一个答案
b. 各项都是 正确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8/8。
2
分数: 8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教学过程 正确
d. 教学资源 正确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8/8。
3
分数: 8
教育技术的本质是:( )
选择一个答案
d. 运用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 正确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8/8。
4
分数: 8
根据 AECT 的 94 定义,教育技术包括设计,开发,(),( )和评价五大部分。( )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利用 正确
d. 管理 正确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8/8。
5
分数: 8
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以下哪种?( )
选择一个答案
b.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是有着交叉的地方 正确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8/8。
初识白板
有容乃大,恰如大海,正因为它极谦逊地接纳了所有的江河,才有了天下最壮观的辽阔与豪迈!像海一般宽容吧!那不是无奈,那是力量!到了湟里中心小学,我终于见到了这个新生事物,原来是一块电子展示屏。随着上午四堂课的展开,上课老师轻松地以拖、拉、点、切换的方式随意地将教学内容展示或删除,在上面不停地圈、画、点、写及实现各种超级链接,我像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一样,不断地睁大眼睛看着白板的神奇功能,一不小心就漏记了听课笔记。电子白板真新奇啊,学生学得情绪高涨,老师教得激情飞扬,人机合一,不断地迸发出灵动的火花。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课堂是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传授知识主要靠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可是今天,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它从纵横两个方面极大地扩展与延伸了教育的空间和时间,使之更加丰富多样,富有现代气息。也使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思想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必须把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时代特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正确的教育观与人才观,如终身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多元化教育观、创新教育观等,才能适应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要求啊。
真是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还学不了啊!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课堂是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传授知识主要靠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可是今天,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它从纵横两个方面极大地扩展与延伸了教育的空间和时间,使之更加丰富多样,富有现代气息。也使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思想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必须把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时代特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正确的教育观与人才观,如终身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多元化教育观、创新教育观等,才能适应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要求啊。
真是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还学不了啊!
初识教育技术
一、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实质
自1963年以来到1994年,在美国先后出现了6个主要的定义。定义的变化反映了教育技术领域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AECT出版的《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一书中给出了最新的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以下简略为94定义)。这个定义是一个具有纲要性涵义的规定性定义。它较明确地说明了教育技术领域的目的、观点、对象、范畴和主要特点。这个定义的内涵与 “所以教育技术其实质是描述解决教和学问题的技术过程和工具的使用。”
二、关于教育技术学与信息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有时候容易被人们混淆,因为这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教育技术,有时候人们也称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
区别: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二者虽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却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输与呈现;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顾名思义,它关注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其研究对象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研究范畴则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即教育技术关注的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或作为教学资源的技术。
具体说来,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而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自1963年以来到1994年,在美国先后出现了6个主要的定义。定义的变化反映了教育技术领域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AECT出版的《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一书中给出了最新的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以下简略为94定义)。这个定义是一个具有纲要性涵义的规定性定义。它较明确地说明了教育技术领域的目的、观点、对象、范畴和主要特点。这个定义的内涵与 “所以教育技术其实质是描述解决教和学问题的技术过程和工具的使用。”
二、关于教育技术学与信息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有时候容易被人们混淆,因为这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教育技术,有时候人们也称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
区别: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二者虽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却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输与呈现;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顾名思义,它关注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其研究对象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研究范畴则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即教育技术关注的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或作为教学资源的技术。
具体说来,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而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2009年4月11日星期六
http://www.hotspotshield.com/
http://www.hotspotshield.com/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YouTube等一些站点在中国大陆经常无法正常访问。于是AnchorFree Hotspot Shield这样一个本来提供给美国用户以防在无线AP处泄漏隐私的VPN代理软件在中国大陆有了新的用途。
使用AnchorFree Hotspot Shield,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如同在美国上网一般的环境,Google Video、Windows Live SkyDrive等服务的使用都毫无问题,更不必说如YouTube、Wikipedia等本来就对中国大陆用户开放的服务了!
作为棠棣多年私藏的VPN软件,非常值得一提的是AnchorFree Hotspot Shield是完全免费的。当然,作为Anchor养家糊口的手段,你会在浏览器页面上看到banner广告,不过如果你使用Mozilla Firefox的话,你可以用一段GreaseMonkey脚本移除Hotspot Shield的广告条!
AnchorFree Hotspot Shield的使用非常容易。运行程序,在系统托盘处出现图标。右击图标,你可以看到相关连接、断开选项。
另外,你可能不习惯的是你在使用IM的时候,对AnchorFree Hotspot Shield进行连接、断开操作之后,必须重新登录IM。此外,网络带宽本来就很小的用户,使用时网速比较慢。
现在下载AnchorFree Hotspot Shield,使用这样一个安全免费的VPN软件,真正畅游“互联网”!
使用AnchorFree Hotspot Shield,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如同在美国上网一般的环境,Google Video、Windows Live SkyDrive等服务的使用都毫无问题,更不必说如YouTube、Wikipedia等本来就对中国大陆用户开放的服务了!
作为棠棣多年私藏的VPN软件,非常值得一提的是AnchorFree Hotspot Shield是完全免费的。当然,作为Anchor养家糊口的手段,你会在浏览器页面上看到banner广告,不过如果你使用Mozilla Firefox的话,你可以用一段GreaseMonkey脚本移除Hotspot Shield的广告条!
AnchorFree Hotspot Shield的使用非常容易。运行程序,在系统托盘处出现图标。右击图标,你可以看到相关连接、断开选项。
另外,你可能不习惯的是你在使用IM的时候,对AnchorFree Hotspot Shield进行连接、断开操作之后,必须重新登录IM。此外,网络带宽本来就很小的用户,使用时网速比较慢。
现在下载AnchorFree Hotspot Shield,使用这样一个安全免费的VPN软件,真正畅游“互联网”!
2009年4月9日星期四
工作要提前做好
对网页设计我本来还是蛮自信的,心想先看教程,光读教材进度太慢!至于试卷、教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等事项等到4月7号再做出处理,应该很容易的!
可是事情就出在此:当我真正去出一份卷子,还是感到压力不小,尤其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去做这件事情,更是急得我熬夜才把卷子刚理出一个头绪,我不能晚上休息不好,否则第二天什么书也看不进去,什么 工作也做不成~~~ 好多事情还要未雨绸缪,尤其把最重的事情先做完,然后你再静心做的工作!
另外我发现用打印机的确提高我工作效率!因为出一份卷子从头到尾写几遍,自已先要迷糊过去不可!
等大专班的课上完之后,马上又要全体教师上公开课~~~~~~~~~,当务之急是先把课题定下来,把教案写清楚再说,
最后,说点别的事情,人还是务实点好,应该把精力投入到电脑学习当中去,如果对未来做一个职业规划的话:我想丛事硬件维修业务,因为这个来钱快,
可是事情就出在此:当我真正去出一份卷子,还是感到压力不小,尤其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去做这件事情,更是急得我熬夜才把卷子刚理出一个头绪,我不能晚上休息不好,否则第二天什么书也看不进去,什么 工作也做不成~~~ 好多事情还要未雨绸缪,尤其把最重的事情先做完,然后你再静心做的工作!
另外我发现用打印机的确提高我工作效率!因为出一份卷子从头到尾写几遍,自已先要迷糊过去不可!
等大专班的课上完之后,马上又要全体教师上公开课~~~~~~~~~,当务之急是先把课题定下来,把教案写清楚再说,
最后,说点别的事情,人还是务实点好,应该把精力投入到电脑学习当中去,如果对未来做一个职业规划的话:我想丛事硬件维修业务,因为这个来钱快,
2009年4月8日星期三
一软却能多用 ABPlayer尽显综合实力
一软却能多用 ABPlayer尽显综合实力
酷睿2平台整合之王 全高清接口MCP7A到
盈通CN7AS主板今天正式到货,主板售价599元,基于目前Intel平台最强的集成显卡,提供了对高清以及网络游戏的支持。
盈通CN7AS主板采用强悍的NVIDIA MCP7A芯片组,集成GeForce 9300显卡。MCP7A内置16条流处理器,完全支持DirectX 10、SM 4.0规格。其核心/Shader频率高达450/1200MHz,性能表现极为出色。不仅如此,盈通CN7AS还完全支持NVIDIA Pure Video HD VP3,提供对VC-1、H.264等编码的1080p影片的完全硬件解码。
盈通GF9300
盈通CN7AS主板
盈通GF9300
盈通CN7AS主板供电部分
主板采用了四相供电设计,配备了全固态电容以及全封闭式电感,MOS管覆盖散热片,提供了对平台的稳定支持。
盈通GF9300 盈通GF9300
磁盘接口
由于MCP7A芯片组完美支持双通道DDR2 1066内存,因此盈通这款主板的内存部分,配备了4条DIMM插槽,最大可以支持16GB内存。磁盘接口方面提供了6个SATA接口以及一组IDE设备接口。
盈通GF9300
扩展插槽
主板虽然整合了先进的GF9300图形核心,同样提供了1条PCI-E X16显卡插槽,支持PCI-E 2.0规格。提供了1条PCI-E x1插槽和2条PCI插槽。
盈通GF9300 盈通GF9300
声、网卡芯片
主板提供了Marvell 88E8056网络芯片提供了千兆网络支持,配备了Realtek ALC883音效芯片,支持8声道HD音频输出。
盈通GF9300
I/O端口
主板整合了HDMI/DVI/VGA视频输出接口,提供了光纤音频输出、SPDIF输出等。配备了千兆网卡和7.1声道音效芯片,能够完全应对影音娱乐需求。
编辑点评:作为一款目前酷睿2整合平台中图形处理能力最强的整合主板,盈通CN7AS主板做工稳重,规格豪华,适合普通家庭用户,网络用户以及高清体验平台使用。
盈通 CN7AS V1.1
[参考价格] 599元
[联系地址] 中关村E世界C3232
[联系电话] 010-82488375
酷睿2平台整合之王 全高清接口MCP7A到
盈通CN7AS主板今天正式到货,主板售价599元,基于目前Intel平台最强的集成显卡,提供了对高清以及网络游戏的支持。
盈通CN7AS主板采用强悍的NVIDIA MCP7A芯片组,集成GeForce 9300显卡。MCP7A内置16条流处理器,完全支持DirectX 10、SM 4.0规格。其核心/Shader频率高达450/1200MHz,性能表现极为出色。不仅如此,盈通CN7AS还完全支持NVIDIA Pure Video HD VP3,提供对VC-1、H.264等编码的1080p影片的完全硬件解码。
盈通GF9300
盈通CN7AS主板
盈通GF9300
盈通CN7AS主板供电部分
主板采用了四相供电设计,配备了全固态电容以及全封闭式电感,MOS管覆盖散热片,提供了对平台的稳定支持。
盈通GF9300 盈通GF9300
磁盘接口
由于MCP7A芯片组完美支持双通道DDR2 1066内存,因此盈通这款主板的内存部分,配备了4条DIMM插槽,最大可以支持16GB内存。磁盘接口方面提供了6个SATA接口以及一组IDE设备接口。
盈通GF9300
扩展插槽
主板虽然整合了先进的GF9300图形核心,同样提供了1条PCI-E X16显卡插槽,支持PCI-E 2.0规格。提供了1条PCI-E x1插槽和2条PCI插槽。
盈通GF9300 盈通GF9300
声、网卡芯片
主板提供了Marvell 88E8056网络芯片提供了千兆网络支持,配备了Realtek ALC883音效芯片,支持8声道HD音频输出。
盈通GF9300
I/O端口
主板整合了HDMI/DVI/VGA视频输出接口,提供了光纤音频输出、SPDIF输出等。配备了千兆网卡和7.1声道音效芯片,能够完全应对影音娱乐需求。
编辑点评:作为一款目前酷睿2整合平台中图形处理能力最强的整合主板,盈通CN7AS主板做工稳重,规格豪华,适合普通家庭用户,网络用户以及高清体验平台使用。
盈通 CN7AS V1.1
[参考价格] 599元
[联系地址] 中关村E世界C3232
[联系电话] 010-82488375
十大原因宣判Windows死亡Linux终将胜利
Windows7可能会被用户热捧,但本文作者JackWallen却对Windows前景并不看好,他认为Linux在操作系统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只是时间问题。他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我这样认为,微软的错误路线已经走到了尽头,将会有一种替代性产品出现,那就是Linux。从发布WindowsMe时微软就开始滚小的恶性雪球,并且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在Windows发展的路程上也时有起伏(当然XP是亮点),但是大部分时候,公众已不再抱有“Windows就是个人电脑的核心”的理念。
以下是Linux终将胜过Linux的十个理由:
1,起起伏伏的Windows版本
微软永远可以让你信赖的一点就是他的新的操作系统永远不可信赖。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主要的版本:
*Windows95:彻底变革了个人电脑;
*Windows98:试图在Windows95的基础上提升,然而惨痛地失败了;
*WindowsMe:几乎一无是处;
*WindowsNT:试图将企业级应用引入操作系统中;但是让这样一个玩意运转起来,我们得具备像史蒂芬霍金一样的智商才可以操作;
*WindowsXP:重新回到那个失败的Windows操作系统。自Windows95以来,没有操作系统再这样简单了;
*WindowsVista:同WindowsMe.
*Windows7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2,始终如一的Linux版本
与本文所列的1形成对比的是,Linux版本不但更多而且更加稳定如一。当然在发展的道路上也会有不尽如人意的作品(Fedora9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总体上而言,Linux的发展一直稳步向前。随着时间的发展,几乎每个Linux版本的推出都是进步的,而且这种进步不只局限于kernel。看看现在的台式机、终端用户软件、服务器、安全、管理工具等等,都在随着时间不断地提升。看看KDE4从4.0发展到4.3提高了有多少,无论是应用还是系统,整个Linux的发展你看到的几乎全是向前的。
3,不断上涨的Windows价格
最近,很多长时间从事微软管理员的人询问我是否有更好的东西来替换Exchange。为什么?微软改变了Exchange的产品许可——针对每个用户,现在每个登录到Exchange服务器的人都必须有产品许可。如果你有100个雇员(包括管理员)要登录到Exchange,那就全部给他们买单。再大一些的公司,当你不得不为此支付500+Exchange产品许可的时候,情况便相当恐怖了。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形式,微软对产品许可采取这样大胆的改变非常的可笑;当全球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时,微软却采取这样的收费壁垒实在是不负责任的,而且应当收到谴责。
4,稳定的Linux价格
与本文第三条相对应:开源软件产品许可的价格始终如一—$0.00。当那些微软的管理员问我选择何种产品来替代Exchange时,我推荐 eGroupware和Open-X-Change。二者都是非常棒的群组软件工具,甚至比微软的Exchange功能更加强大。eGroupware和 Open-X-Change都很可靠、可扩展、安全且免费的。唯一你需要付费的是用于安装它们的硬件。而且二者没有用户数量的限制,无论是一个用户还是 1000个,都一样是优秀的开源软件。
5,Windows硬件的不兼容
提到硬件的兼容性MicrosoftVista简直是个梦魇。不仅因为MicrosoftVista与许多外围设备不兼容,而且它耗费超级计算机级别的装配才能运行这款操作系统。当然这对Intel来说是个利好,因为他从中获利匪浅。Intel知道许多大众会为了安装新的操作系统来购买新的硬件,而且新的硬件更加昂贵因为它要更快以运行Vista。但即使很棒的硬件、能够以惊人的速度运行其他操作系统仍然会因为Vista变得慢如蜗牛。
6,Linux硬件的兼容性
与本文第五条相对应,Linux在硬件兼容性方面也保有优势。以Xorg为例,近来许多开发使用Linux的图形桌面,以XWindows服务器运行sansxorg.conf,这主要是因为这个系统在检测硬件方面已经越来越好。由于在你的监视器和PC之间没有便宜的KVM,Xorg在你的显示器和正确地运行X之间成为最好的选择。有了最新的版本(比如Fedora10),Xconfiguration已经成为过去的选择。
7,Windows的“承诺”
我们再一次听到铺天盖地的预言称Windows7将复兴微软的操作系统。回头看看我们会发现从Redmond开始我们就听到类似的预言。 WindowsVista一度称将变革用户与计算机界面操作的方式,然而事实是WindowsVista却成为了我们提都不愿再提的操作系统。当然,这样的预言我们仍然不绝于耳,之前的WindowsMe称将继承Windows98并将它变得对每个用户而言都更加简单。事实呢?却从操作系统中移走了几乎所有真正有用的功能,剩下的也就是浏览器和e-mail客户端以及其他一点东西了。
每个人都津津乐道于下一个Windows的发布将重新定义个人电脑,但微软长期以来的表现让公众最终感到了疲惫和失望,大众也不再期待什么新的东西的出现。媒体仍然会宣传Windows7,但公众仍然会继续使用XP,除非微软新的操作系统真的有什么让我们觉得可用好用的。当然了,照例没有人知道 Windows7到底什么时候发布,微软变来变去,我们早已经习惯了。
8,Linux的透明度
与本文第7条形成对比的是,Linux下一个版本的发布从来都不遮遮掩掩。这也是开源的本性之一,即将发布的备选方案总是对公众开放(而且不只在一个站点上),时间界限也总是清清楚楚。每个用户可以确切地知道任何一个版本将何时增加何种特性,所有Linux的版本都处在在完全开放的状态下。也正因为如此,Linux的发布很少有铺天盖地的广告,而且与微软不同的是,你永远不会在Linux这里听到“将变革计算机”之类的宣言。如果你去 FedoraProjectWiki,你可以看到所有下一个版本中提议和已被接受的特性;你还可以看到整个开发进程:02/03/09发布一个 alpharelease、03/24/09,发布一个betarelease,最终发布在05/26/09,时间很明确而且多数情况下发布得都很准。
9,性能比较
让我们通过比较Windows7和Fedora11来比较下Windows与Linux操作系统之间的性能:
*Windows7:像OSX的Doc,多点式触控屏幕(multi-touch)、很像GoogleEarth的地图应用、Hyper- Visor虚拟化、位置感知(location-aware)应用、UserAccessControl提升、去除Sidebar。
*Fedora11:20秒的boottime,btrfs文档系统、更好的C++支持、CupsPolicyKit集成、 DNSSecurity(DNSSECurity)、ext4默认文档系统、集成了指纹读取、IBUS输入方法取代SCIM、 GNOME2.26,KDE4.2,包含Windows交叉编译(Windowscross-compiler)。
如果仔细比较它们的特性,你会轻易地发现没有任何一个令你印象深刻。但要知道Fedora11的特性是在一个已经很棒的操作系统上所增加的,而 Windows7是在一个比较次的OS上增加的特性。而且微软一再宣称的巨大的提升(multi-touch)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提高操作系统。
10,硬件要求
不仅之前微软曾这样对公众声称,Windows7将运行在任何Vista可以运行的硬件上,甚至对硬件的要求比后者更低。比Vista更低?是否大言不惭?让我们来看下,Windows7将无缘netbook市场,自从XP退出历史舞台之后,netbook的市场就彻底被Linux占有。因为 netbook没有足够大的硬件和动力来支持Windows(除非是精简版的XP),而且用户有权自己选择如何升级硬件来满足操作系统的要求。看看 Fedora10,其最精简版对硬件的需求,简直90年代的硬件就可以满足运行要求。
综上,你认为公众的谴责已经宣判了微软的失败,还是Windows7将把微软从Vista的泥滩中解救出来?
我这样认为,微软的错误路线已经走到了尽头,将会有一种替代性产品出现,那就是Linux。从发布WindowsMe时微软就开始滚小的恶性雪球,并且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在Windows发展的路程上也时有起伏(当然XP是亮点),但是大部分时候,公众已不再抱有“Windows就是个人电脑的核心”的理念。
以下是Linux终将胜过Linux的十个理由:
1,起起伏伏的Windows版本
微软永远可以让你信赖的一点就是他的新的操作系统永远不可信赖。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主要的版本:
*Windows95:彻底变革了个人电脑;
*Windows98:试图在Windows95的基础上提升,然而惨痛地失败了;
*WindowsMe:几乎一无是处;
*WindowsNT:试图将企业级应用引入操作系统中;但是让这样一个玩意运转起来,我们得具备像史蒂芬霍金一样的智商才可以操作;
*WindowsXP:重新回到那个失败的Windows操作系统。自Windows95以来,没有操作系统再这样简单了;
*WindowsVista:同WindowsMe.
*Windows7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2,始终如一的Linux版本
与本文所列的1形成对比的是,Linux版本不但更多而且更加稳定如一。当然在发展的道路上也会有不尽如人意的作品(Fedora9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总体上而言,Linux的发展一直稳步向前。随着时间的发展,几乎每个Linux版本的推出都是进步的,而且这种进步不只局限于kernel。看看现在的台式机、终端用户软件、服务器、安全、管理工具等等,都在随着时间不断地提升。看看KDE4从4.0发展到4.3提高了有多少,无论是应用还是系统,整个Linux的发展你看到的几乎全是向前的。
3,不断上涨的Windows价格
最近,很多长时间从事微软管理员的人询问我是否有更好的东西来替换Exchange。为什么?微软改变了Exchange的产品许可——针对每个用户,现在每个登录到Exchange服务器的人都必须有产品许可。如果你有100个雇员(包括管理员)要登录到Exchange,那就全部给他们买单。再大一些的公司,当你不得不为此支付500+Exchange产品许可的时候,情况便相当恐怖了。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形式,微软对产品许可采取这样大胆的改变非常的可笑;当全球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时,微软却采取这样的收费壁垒实在是不负责任的,而且应当收到谴责。
4,稳定的Linux价格
与本文第三条相对应:开源软件产品许可的价格始终如一—$0.00。当那些微软的管理员问我选择何种产品来替代Exchange时,我推荐 eGroupware和Open-X-Change。二者都是非常棒的群组软件工具,甚至比微软的Exchange功能更加强大。eGroupware和 Open-X-Change都很可靠、可扩展、安全且免费的。唯一你需要付费的是用于安装它们的硬件。而且二者没有用户数量的限制,无论是一个用户还是 1000个,都一样是优秀的开源软件。
5,Windows硬件的不兼容
提到硬件的兼容性MicrosoftVista简直是个梦魇。不仅因为MicrosoftVista与许多外围设备不兼容,而且它耗费超级计算机级别的装配才能运行这款操作系统。当然这对Intel来说是个利好,因为他从中获利匪浅。Intel知道许多大众会为了安装新的操作系统来购买新的硬件,而且新的硬件更加昂贵因为它要更快以运行Vista。但即使很棒的硬件、能够以惊人的速度运行其他操作系统仍然会因为Vista变得慢如蜗牛。
6,Linux硬件的兼容性
与本文第五条相对应,Linux在硬件兼容性方面也保有优势。以Xorg为例,近来许多开发使用Linux的图形桌面,以XWindows服务器运行sansxorg.conf,这主要是因为这个系统在检测硬件方面已经越来越好。由于在你的监视器和PC之间没有便宜的KVM,Xorg在你的显示器和正确地运行X之间成为最好的选择。有了最新的版本(比如Fedora10),Xconfiguration已经成为过去的选择。
7,Windows的“承诺”
我们再一次听到铺天盖地的预言称Windows7将复兴微软的操作系统。回头看看我们会发现从Redmond开始我们就听到类似的预言。 WindowsVista一度称将变革用户与计算机界面操作的方式,然而事实是WindowsVista却成为了我们提都不愿再提的操作系统。当然,这样的预言我们仍然不绝于耳,之前的WindowsMe称将继承Windows98并将它变得对每个用户而言都更加简单。事实呢?却从操作系统中移走了几乎所有真正有用的功能,剩下的也就是浏览器和e-mail客户端以及其他一点东西了。
每个人都津津乐道于下一个Windows的发布将重新定义个人电脑,但微软长期以来的表现让公众最终感到了疲惫和失望,大众也不再期待什么新的东西的出现。媒体仍然会宣传Windows7,但公众仍然会继续使用XP,除非微软新的操作系统真的有什么让我们觉得可用好用的。当然了,照例没有人知道 Windows7到底什么时候发布,微软变来变去,我们早已经习惯了。
8,Linux的透明度
与本文第7条形成对比的是,Linux下一个版本的发布从来都不遮遮掩掩。这也是开源的本性之一,即将发布的备选方案总是对公众开放(而且不只在一个站点上),时间界限也总是清清楚楚。每个用户可以确切地知道任何一个版本将何时增加何种特性,所有Linux的版本都处在在完全开放的状态下。也正因为如此,Linux的发布很少有铺天盖地的广告,而且与微软不同的是,你永远不会在Linux这里听到“将变革计算机”之类的宣言。如果你去 FedoraProjectWiki,你可以看到所有下一个版本中提议和已被接受的特性;你还可以看到整个开发进程:02/03/09发布一个 alpharelease、03/24/09,发布一个betarelease,最终发布在05/26/09,时间很明确而且多数情况下发布得都很准。
9,性能比较
让我们通过比较Windows7和Fedora11来比较下Windows与Linux操作系统之间的性能:
*Windows7:像OSX的Doc,多点式触控屏幕(multi-touch)、很像GoogleEarth的地图应用、Hyper- Visor虚拟化、位置感知(location-aware)应用、UserAccessControl提升、去除Sidebar。
*Fedora11:20秒的boottime,btrfs文档系统、更好的C++支持、CupsPolicyKit集成、 DNSSecurity(DNSSECurity)、ext4默认文档系统、集成了指纹读取、IBUS输入方法取代SCIM、 GNOME2.26,KDE4.2,包含Windows交叉编译(Windowscross-compiler)。
如果仔细比较它们的特性,你会轻易地发现没有任何一个令你印象深刻。但要知道Fedora11的特性是在一个已经很棒的操作系统上所增加的,而 Windows7是在一个比较次的OS上增加的特性。而且微软一再宣称的巨大的提升(multi-touch)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提高操作系统。
10,硬件要求
不仅之前微软曾这样对公众声称,Windows7将运行在任何Vista可以运行的硬件上,甚至对硬件的要求比后者更低。比Vista更低?是否大言不惭?让我们来看下,Windows7将无缘netbook市场,自从XP退出历史舞台之后,netbook的市场就彻底被Linux占有。因为 netbook没有足够大的硬件和动力来支持Windows(除非是精简版的XP),而且用户有权自己选择如何升级硬件来满足操作系统的要求。看看 Fedora10,其最精简版对硬件的需求,简直90年代的硬件就可以满足运行要求。
综上,你认为公众的谴责已经宣判了微软的失败,还是Windows7将把微软从Vista的泥滩中解救出来?
最强新品 华为3G无线上网卡套餐开卖
继中国移动的TD正式试商用之后,中国电信也在近日将自己的王牌--CDMA20001x EV-DO 网络正式试商用,通过近期的各方面试用,下载速度可以达到峰值:200KBps左右的成绩,较中国移动的3G速度快了不少。随着中国电信3G的试商用,众多基于CDMA20001x EV-DO 网络的无线上网卡也相应上市,华为的EC226就是目前一款新品,华为作为在无线上网卡方面的领先者,相信此款EC226的表现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目前此款新品加上资费套餐只有1380元(华为EC226+北京本地每月300小时,漫游5小时7个月资费),推荐经常需要移动办公的人士使用。
华为EC226采用了黑色塑料外壳,据经销商反映它的塑料外壳也具备不错的散热性能。它长84毫米、宽42毫米、厚12毫米,重32克。它从外型上与华为的EC325基本保持一致,天线也是采用全内置设计。
最强新品 华为3G无线上网卡套餐开卖
华为EC226 USB无线上网卡
这款上网卡支持CDMA20001x EV-DO Rev.A技术。它的理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下行3.1Mbps,上行1.8Mbps,在实际中达到200KBps左右的成绩不会很难。
华为 EC226
设备类型 3G上网卡
模式 单模
网络类型 CDMA20001x EV-DO Rev.A
数据传输率 下行3.1Mbps,上行1.8Mbps
频率范围 800/1900MHz
总线接口 USB
支持系统 Windows 2000/XP/Vista
尺寸(mm) 43*89*15
重量(g) 36
该产品也为我们准备了耳机,我们可以用它接打电话。它机身上的小喇叭还能提供来电响铃功能,来电时上网卡会自动响铃并在桌面上弹出提示窗口让我们按键接听。它同样可以收发短信还支持大容量的短信信箱、超长短信和短信群发等高级短信功能。
据经销商说,虽然这款无线上网卡稍显昂贵,但它的做工、性能、保修都能让人放心。近段时间它多次调整价格,这让它的性价比也一再得到提升。外接的USB延长线可以方便我们更好的寻找信号最强的位置,还是很实用的。欲知详情,请咨询以下经销商。
[产品名称]华为EC226 CDMA20001x EV-DO无线上网卡+北京本地每月300小时,漫游5小时7个月资费
[参考售价]1380元
[推荐商家]北京鼎先科技有限公司
[商家地址]海淀区中关村E世界数码广场C座C652B
[联系电话]010-62680515/13366807741/13366515582
华为EC226采用了黑色塑料外壳,据经销商反映它的塑料外壳也具备不错的散热性能。它长84毫米、宽42毫米、厚12毫米,重32克。它从外型上与华为的EC325基本保持一致,天线也是采用全内置设计。
最强新品 华为3G无线上网卡套餐开卖
华为EC226 USB无线上网卡
这款上网卡支持CDMA20001x EV-DO Rev.A技术。它的理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下行3.1Mbps,上行1.8Mbps,在实际中达到200KBps左右的成绩不会很难。
华为 EC226
设备类型 3G上网卡
模式 单模
网络类型 CDMA20001x EV-DO Rev.A
数据传输率 下行3.1Mbps,上行1.8Mbps
频率范围 800/1900MHz
总线接口 USB
支持系统 Windows 2000/XP/Vista
尺寸(mm) 43*89*15
重量(g) 36
该产品也为我们准备了耳机,我们可以用它接打电话。它机身上的小喇叭还能提供来电响铃功能,来电时上网卡会自动响铃并在桌面上弹出提示窗口让我们按键接听。它同样可以收发短信还支持大容量的短信信箱、超长短信和短信群发等高级短信功能。
据经销商说,虽然这款无线上网卡稍显昂贵,但它的做工、性能、保修都能让人放心。近段时间它多次调整价格,这让它的性价比也一再得到提升。外接的USB延长线可以方便我们更好的寻找信号最强的位置,还是很实用的。欲知详情,请咨询以下经销商。
[产品名称]华为EC226 CDMA20001x EV-DO无线上网卡+北京本地每月300小时,漫游5小时7个月资费
[参考售价]1380元
[推荐商家]北京鼎先科技有限公司
[商家地址]海淀区中关村E世界数码广场C座C652B
[联系电话]010-62680515/13366807741/13366515582
2009年4月6日星期一
警惕网银五大陷阱 冒名网站往往一字之差
央视3·15晚会曝光网上支付和网银盗窃案之后,我国网银市场受到一定冲击。不少消费者纷纷质疑网银的安全性,银行开始对网银进行优惠和系统升级。专家提醒,用户切忌盲目开通网上银行。了解网银使用风险是保证用户资金安全的基本前提。
央视3·15晚会曝光网上支付和网银盗窃案之后,我国网银市场受到一定冲击。不少消费者纷纷质疑网银的安全性,银监会也发文提示网上支付风险。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银行开始进行网银优惠促销和升级系统。如工行从4月1日开始个人网银客户购买U盾可享受工本费8折优惠;建行网银也从4月1日开始推出5重优惠活动,网银盾也6折优惠;招行推出了优KEY五折优惠;民生银行(5.69,0.04,0.71%)推行“U宝奖不断”活动以吸引顾客。与此同时,银行也开始尝试更多的网银工具。光大银行于3月下旬推出了动态密码网银,并在业内首次举办电子银行开放日活动。
专家提醒,用户需理性判断,切忌盲目开通网上银行。全面了解网上银行的使用风险是保证用户资金安全的基本前提。
陷阱1 克隆网站
这类陷阱就是不法分子大量克隆各家银行的网站,以假乱真。用户一旦输入卡号及密码,个人信息就会被网站记录盗取。
案例分析:近年来,假冒克隆网站层出不穷。被揭发的工行假冒网站“www.1cbc.com.cm”与真工行网站的网络地址“www.icbc.com.cn”只有“1”和“i”之差,致使大量客户上当受骗。
专家支招:各位网民必须仔细辨别真假网站,核对登录网址与自己同银行签订的协议书中的网址是否相符;尽量避免使用搜索引擎等第三方途径登录网银。
陷阱2 窃密冒领
由于用户马虎、保管不善或轻信他人,导致网银个人账户信息外泄而遭窃。
案例分析:王先生喜欢把包括银行卡在内的所有密码设置为自己的生日日期。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点,持假身份证到银行网点开通网银业务,从而获取了网银客户证书和密码,将王先生账户上的87000元“一扫而光”。
专家支招:消费者最好不要把自己的出生日期、家庭电话号码以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作为密码,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数字和字母混合的方式设定密码。同时,消费者尽量避免在公用的计算机上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交易,防止数字证书等相关资料落入不法分子的手中。
陷阱3 网络钓鱼邮件
不法分子以银行、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名义向用户发送各种电子邮件,以欺诈性信息诱骗客户包括银行密码在内的个人信息,被称为“网络钓鱼”。
案例分析:李先生打开电子邮箱发现有某网上旅行社发来的邮件,打开邮件后发现罗列着各种旅游信息,其中“韩国十日游只需1000元”的信息吸引了李先生的眼球,李先生点击了附在“详情请点击”后的超级链接,电脑在点击后的几秒内便被植入木马病毒。
专家支招:用户需要警惕各种垃圾邮件,尤其是邮件里的超级链接,不要轻易相信邮件里的各种虚假信息。
陷阱4 木马病毒
木马病毒会监视受感染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访问的网页,如果发现用户正在登录某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就会弹出伪造的登录对话框,诱骗用户输入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并通过邮件将窃取到的信息发送出去。
案例分析:今年初,王小姐拿着已损坏的移动硬盘去维修,刚踏进维修店,一陌生人主动搭讪并表示自己可以为其免费修好,王小姐半信半疑。回家后,王小姐将硬盘插入电脑,果然好了。可电脑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植入木马病毒,导致网银账户及密码等大量个人信息泄露。
专家支招:安装防病毒软件,保护电脑安全。此外,一旦发现木马程序入侵,用户在清除木马程序的同时,应立即修改个人资料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登录网络的用户名、密码、邮箱密码、QQ密码等。
陷阱5 非法网站
一些非法的游戏、商店等网站以“低价”、“折扣”商品诱使客户输入网银卡号及密码,进行信息盗窃。
案例分析:韩先生在网上购物时看到某数码网站正在搞优惠活动,他看中的一款手机仅售850元。随后,韩先生查询了该网站,发现该网站不仅有备案,而且网民评价也不错。于是,他按照该网页提示,通过网上银行支付货款,但每次到输入口令密码时,都显示密码错误。无奈之下,韩先生便到银行询问,这才发现卡上的 1000多元被骗。
专家支招:这些非法网站极易混淆视听,平时注意不要贪图小便宜。同时可申请网银“手机短信验证”、“余额变动提醒”等功能,一旦发现资金被盗,立即修改网上银行登录密码,并更换新的口令卡。
央视3·15晚会曝光网上支付和网银盗窃案之后,我国网银市场受到一定冲击。不少消费者纷纷质疑网银的安全性,银监会也发文提示网上支付风险。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银行开始进行网银优惠促销和升级系统。如工行从4月1日开始个人网银客户购买U盾可享受工本费8折优惠;建行网银也从4月1日开始推出5重优惠活动,网银盾也6折优惠;招行推出了优KEY五折优惠;民生银行(5.69,0.04,0.71%)推行“U宝奖不断”活动以吸引顾客。与此同时,银行也开始尝试更多的网银工具。光大银行于3月下旬推出了动态密码网银,并在业内首次举办电子银行开放日活动。
专家提醒,用户需理性判断,切忌盲目开通网上银行。全面了解网上银行的使用风险是保证用户资金安全的基本前提。
陷阱1 克隆网站
这类陷阱就是不法分子大量克隆各家银行的网站,以假乱真。用户一旦输入卡号及密码,个人信息就会被网站记录盗取。
案例分析:近年来,假冒克隆网站层出不穷。被揭发的工行假冒网站“www.1cbc.com.cm”与真工行网站的网络地址“www.icbc.com.cn”只有“1”和“i”之差,致使大量客户上当受骗。
专家支招:各位网民必须仔细辨别真假网站,核对登录网址与自己同银行签订的协议书中的网址是否相符;尽量避免使用搜索引擎等第三方途径登录网银。
陷阱2 窃密冒领
由于用户马虎、保管不善或轻信他人,导致网银个人账户信息外泄而遭窃。
案例分析:王先生喜欢把包括银行卡在内的所有密码设置为自己的生日日期。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点,持假身份证到银行网点开通网银业务,从而获取了网银客户证书和密码,将王先生账户上的87000元“一扫而光”。
专家支招:消费者最好不要把自己的出生日期、家庭电话号码以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作为密码,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数字和字母混合的方式设定密码。同时,消费者尽量避免在公用的计算机上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交易,防止数字证书等相关资料落入不法分子的手中。
陷阱3 网络钓鱼邮件
不法分子以银行、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名义向用户发送各种电子邮件,以欺诈性信息诱骗客户包括银行密码在内的个人信息,被称为“网络钓鱼”。
案例分析:李先生打开电子邮箱发现有某网上旅行社发来的邮件,打开邮件后发现罗列着各种旅游信息,其中“韩国十日游只需1000元”的信息吸引了李先生的眼球,李先生点击了附在“详情请点击”后的超级链接,电脑在点击后的几秒内便被植入木马病毒。
专家支招:用户需要警惕各种垃圾邮件,尤其是邮件里的超级链接,不要轻易相信邮件里的各种虚假信息。
陷阱4 木马病毒
木马病毒会监视受感染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访问的网页,如果发现用户正在登录某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就会弹出伪造的登录对话框,诱骗用户输入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并通过邮件将窃取到的信息发送出去。
案例分析:今年初,王小姐拿着已损坏的移动硬盘去维修,刚踏进维修店,一陌生人主动搭讪并表示自己可以为其免费修好,王小姐半信半疑。回家后,王小姐将硬盘插入电脑,果然好了。可电脑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植入木马病毒,导致网银账户及密码等大量个人信息泄露。
专家支招:安装防病毒软件,保护电脑安全。此外,一旦发现木马程序入侵,用户在清除木马程序的同时,应立即修改个人资料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登录网络的用户名、密码、邮箱密码、QQ密码等。
陷阱5 非法网站
一些非法的游戏、商店等网站以“低价”、“折扣”商品诱使客户输入网银卡号及密码,进行信息盗窃。
案例分析:韩先生在网上购物时看到某数码网站正在搞优惠活动,他看中的一款手机仅售850元。随后,韩先生查询了该网站,发现该网站不仅有备案,而且网民评价也不错。于是,他按照该网页提示,通过网上银行支付货款,但每次到输入口令密码时,都显示密码错误。无奈之下,韩先生便到银行询问,这才发现卡上的 1000多元被骗。
专家支招:这些非法网站极易混淆视听,平时注意不要贪图小便宜。同时可申请网银“手机短信验证”、“余额变动提醒”等功能,一旦发现资金被盗,立即修改网上银行登录密码,并更换新的口令卡。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病毒电池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可能已经开发出了终极的绿色电池技术:他们找到了一种病毒,可以用来制造比现有产品更加耐用的新型电池。
这种电池可以为小型电子设备如手机和MP3播放器供电。在未来可能还将作为汽车的电源。制造电池所使用的M13病毒只能够感染细菌,因此它对人体是无害的。
这项新的研究成果基于三年前的一个研究项目。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对病毒进行基因改造,使病毒被覆盖在一层氧化钴和金原子中并聚合成一条“纳米线”,从而形成阳极。而传统电池拥有两个极性,即阳极(通常由氧化钴制成)和阴极(通常由石墨制成)。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着重研究了如何建立一个与病毒阳极相匹配的阴极。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最终科学家们找到了解决方法。使病毒先将自身包裹在磷酸铁中,然后附着于碳纳米管的表面创造出一个高度导电材料的网络。电子可以很容易地沿着碳纳米管到达磷酸铁网络中,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传输能量。
运用该项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制造出而了如硬币大小的电池。经实验室检测,这种电池在反复充放电100次之后也不会损失容量。虽然这样的充放电寿命仍然少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科学专家Angela Belcher说,这种电池“还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种电池可以为小型电子设备如手机和MP3播放器供电。在未来可能还将作为汽车的电源。制造电池所使用的M13病毒只能够感染细菌,因此它对人体是无害的。
这项新的研究成果基于三年前的一个研究项目。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对病毒进行基因改造,使病毒被覆盖在一层氧化钴和金原子中并聚合成一条“纳米线”,从而形成阳极。而传统电池拥有两个极性,即阳极(通常由氧化钴制成)和阴极(通常由石墨制成)。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着重研究了如何建立一个与病毒阳极相匹配的阴极。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最终科学家们找到了解决方法。使病毒先将自身包裹在磷酸铁中,然后附着于碳纳米管的表面创造出一个高度导电材料的网络。电子可以很容易地沿着碳纳米管到达磷酸铁网络中,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传输能量。
运用该项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制造出而了如硬币大小的电池。经实验室检测,这种电池在反复充放电100次之后也不会损失容量。虽然这样的充放电寿命仍然少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科学专家Angela Belcher说,这种电池“还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9年4月1日星期三
订阅:
博文 (Atom)